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466次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可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肺栓塞,且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是剖宫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由于剖宫产后产妇免疫力降低,一旦发生DVT容易导致相关功能障碍,威胁产妇生命。我院通过分析剖宫产后DVT发生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年龄20~36岁,均为足月产妇。发病时间:术后12 h 5例,术后7 d 25例,术后14 d 10例;发病部位:右下肢12例,左下肢2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体位、生命体征监测、进食及活动指导。试验组:先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结合临床实际分析剖宫产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再给予系统性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1.2.1健康教育:对于无专业医学知识的产妇来说,对DVT的了解甚微,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认知度。因此护士可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危害及注意事项,特别对于伴有合并症的产妇尤其要全面介绍,提高其重视,并告知术前训练和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本病的重要性。
1.2.2心理护理:产妇在经历手术的痛楚后,还未充分享受为人母的喜悦便再患上DVT,此刻心理极为复杂,一是怕服药影响母乳对新生儿有危害,二是担心影响日后的生活,而不良情绪又影响治疗效果[2]。若不及时给予疏导,容易导致患者进入恶性循环。对此,要多给予鼓励、安慰、关心,耐心解释,正确引导,并告知不良情绪的危害。还可让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不良情绪,如多与宝宝交流、听广播、与病友交流育儿经等。此外,还可请已康复的病友与其交流,通过身边案例鼓励其树立信心,使其全心配合治疗。
1.2.3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DVT常因肢体肿胀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且伴有疼痛,加之产妇术后伤口也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让患者痛苦不堪。在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膝关节稍做屈曲,保持髂骨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以利于小腿静脉回流,缓解肿胀。同时保持病床干净、整洁,与床褥接触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以防发生褥疮。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肿胀程度,问询患者疼痛程度。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并告知此种活动的意义。监督并协助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包括屈曲、抬腿、绷小腿等,每日进行3次,每次10 min。待患者达到下床的标准后,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每次活动时间要适宜,避免劳累,并告知站立和静坐时间不能过长,坐位时可保持脚部着地,以增强腓肠肌收缩。
1.2.4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合理饮食与DVT形成及改善的关系,以低脂、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饮食为主,促使血液稀释、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增加血流速度。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便秘而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1.2.5静脉输液护理:采用上肢静脉输液,并可用留置针减少穿刺次数以保护上肢静脉。静脉穿刺要“准、稳,一针见血”,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要定时进行巡视,询问患者有无异常,并叮嘱患者主要保暖,避免低温刺激引发血管痉挛,减缓血流速度而造成血栓的出现。
1.3疗效标准:治愈:肿胀和疼痛消失,肢体功能疾病恢复正常,无后遗症;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仍有部分肿胀;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2.1DVT发生原因:剖宫产后DVT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血液高凝(妊娠晚期血小板功能改变,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活力降低所致)、手术操作(手术导致凝血酶释放,加速血液凝固)、血流缓慢(止血药改变血凝状态,产后活动少、产后体液消耗使血液浓缩,术后卧床休息活动少致血流迟缓)、着凉(低温导致静脉收缩)。
2.2两组相关指标比较:试验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复发率、后遗症等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小结
剖宫产后DVT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种,即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缓流及静脉壁损伤,而导致以上三者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自身原因(高龄、肥胖、合并症等)、医源性因素(剖宫产术操作不当、术中止血药)、术后体位不当、活动少、饮食不科学等。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从发病原因着手,针对性的给予干预措施,达到更好的效果。如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DVT的认识,从而做好预防;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锻炼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本组研究中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就病因给予对应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降低DVT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戴显伟.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8.
[2]顾红.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16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