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483次
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治疗,进一步验证了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救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2例,年龄30~52岁,平均45.7岁。腺肌症伴腺肌瘤 26例,单纯性腺肌症16例。临床症状: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腹痛、腰酸、腹部坠胀等。治疗之前,患者平均血红蛋白为(91.5±4.3)g/L,贫血患者占38.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均获得药物治疗,同时通过检查及彩色超声得以确诊。 1.2 方法:选用LOGIQ5型彩色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对患者的子宫体积、增生腺肌组织体积进行检查,确定其准确方位后对检测图片进行存档。治疗过程中充盈膀胱,取仰卧位,依据超声体表对治疗区进行定位。选用FEB-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仪(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治疗,使治疗区域朝向仪器探头,脱气水囊与皮肤经耦合剂耦合,并对最佳治疗区域进行选择。治疗参数:电功率500~1 000 W,发射时间与间歇时间分别为150 ms,发射次数30~60次, 步距与行距分别为 3~4 mm,层距4~6 mm,治疗时间25~45 min/次,1次/d。采用分层治疗方法,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成体的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无需对患者实施麻醉操作。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灶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患者的月经量及疼痛情况,治疗3个月后对血红蛋白进行复查,并做前后对比。 1.4 诊断标准[1]:根据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三方面对本组病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显效:患者月经量减少,疼痛和压迫症状改善显著,病灶体积缩小,腺肌瘤体积缩小>50%,病灶肌层内暗区消失。有效:上述相关症状有所改善,腺肌瘤体积缩小<50%,病灶体积缩小不显著。无效:上述相关症状为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病情改善的患者达21例,占50%;临床表现:压迫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月经量减少,经超声检查显示病灶肌层内病灶回声增强。17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占40.5%。另有4例患者治疗不佳,占9.5%。治疗3个月后,复查患者血红蛋白平均为(105.3±3.7)g/L,患有贫血症状的患者相关症状均有所改善,具体监测情况见表1。此外,全部患者中,3例患者阴道少量出血,1例患者出现轻微血尿,后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得以好转,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并未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子宫内膜组织具有生长能力,而在子宫腔以外出现者被称为子宫内膜位移者,子宫肌层内的内膜在生长时,属于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称为子宫腺肌症;其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并伴随有进行性痛经等。经超声检查,显示患者子宫体积增大呈球形,且子宫增生的肌层回声增强,合并腺肌瘤的患者局限性回声异常,无包膜、似瘤样回声。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即全子宫切除术,或选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2]。高强度聚焦超声的聚焦准确性非常高,其治疗剂量可控性强,定位准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用,能够完全性损毁靶区组织。本组病例中,38例患者病情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 90.5%。经进一步调查和探究,得知子宫腺肌症的治疗过程中,随腺肌症部位及腺肌症病灶的大小,应对治疗使用剂量及治疗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本组患者病灶最大径<3.5 cm的治疗时间被控制在1 h内,且每个切面照射1次,而不能长时间耐受的患者则隔日后进行第2次治疗;部分患者的病灶最大径为3.5~5.5 cm,治疗时间为2 h左右,并分次隔日进行治疗,治疗时间每次不超过1 h;病灶最大径>5.5 cm的患者,治疗次数有所增加,而治疗剂量及时间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由此才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后壁病灶的位置相对较深,可酌情加大治疗剂量及时间,以促使满意疗效的获得。总而言之,本组病例患者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相关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由此可知,在子宫保留的治疗方法中,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非常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汪 伟,刘文英,周洁敏,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症状性子官肌瘤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11(3):161.
[2] 张信美,石一复.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次全切术后的危险性探讨 [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10(2):120.
[收稿日期:2013-03-18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