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总结分析子宫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478次
子宫癌是妇科肿瘤中并不罕见的一种疾病,随着我国女性社会压力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还有环境污染影响等多种复杂因素,子宫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而且趋于年轻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种疾病[1]。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患有子宫癌的70例患者进行探讨研究子宫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患有子宫癌的170例患者进行探讨研究子宫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27~59岁,平均(45.1±3.7)岁,平均病程(2.5~4.9)年,其中绝经患者166例,未生育者4例。临床症状阴道不规则流血132例(77.64%),其中绝经后阴道流血126例、阴道排液13例(7.65%)、腹部包块5例(2.94%)、腹痛15例(8.82%)、其他不适症状(腰酸、下肢水肿、排尿困难等)5例(2.94%)。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等为子宫癌。
1.2检查方法:制作病理切片后通过光镜检查结合收集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3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包括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5.0软件分析表中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且用t检验进行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结果
2.1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且伴有月经不调,60例患者有白带增多症状,70例患者有下腹疼痛症状。
2.2观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①组织类型:以鳞状细胞癌(127例)为主,占74.71%,所占比例较大。腺癌30例,占17.65%,居于第二位,而其他类型为13例,占7.65%,所占的比例较少。②病理分级:以Ⅱ、Ⅲ型的患者较多为156例,占91.76%,I型较少为14例,占8.24%,两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淋巴结转移情况:据统计分析,经过淋巴结活检后发现37(21.76%)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且均为阳性,无明显肌层浸润。
3讨论
子宫癌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居于第一位的乳腺癌发生率。随着医学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子宫癌的治愈率得到了大大地提高,也大大降低了死亡率[2]。子宫癌的最大特征是早期不易发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耽误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目前有临床资料报道,子宫癌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未婚妇女占有的比例较大,严重影响年轻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该疾病成为医学专家们热议的研究课题。
影响子宫癌发病原因的因素较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性生活、吸烟等,分娩以及月经不调均会导致子宫癌的发生。有研究资料显示[3],雌激素也会影响子宫癌的发生。子宫癌的临床症状与一般的妇科炎症疾病没有显著差别,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下腹疼痛等,与常见的妇科炎症极为相似,这是容易导致病情耽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女性患者出现任何不舒服的临床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而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并采取筛查手段和临床诊断进行认真判断,以免患者的病情加重。而病理学特征的检查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特别在子宫癌疾病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组织学类型、淋巴学转移以及病理分期等均可使子宫癌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子宫癌的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其他癌三种为主。病理分期分为Ⅰ、Ⅱ、Ⅲ期。
目前,治疗子宫癌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手术治疗,为避免癌细胞的扩散越早手术越好。而放疗、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辅助手段。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有生育要求拒绝手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子宫癌的相关教育知识仍需普及。子宫癌的发生机制主要与雌、孕激素两种受体有关,由于子宫癌的部位不同可能会导致发生机制不同。
本课题通过对所有患者的调查研究,临床表现以阴道出血为主,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综上所述,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子宫癌的诊断和检验具有重要意义,在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
[1]朱旭,郑利平,黄君垣.子宫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睾酮和催乳素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8):2125.
[2]黄兰菊,邓宏平,马正美,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子宫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2951.
[3]林松青.针刺为主治疗子宫癌根治术后尿潴留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