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产妇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448次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shock)是指由于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多见于外伤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妇产科疾病引起的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等[1]。妇产科常见的失血性休克为产后大量出血引起,产后失血性休克可危及产妇生命,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护士在短时间内做出适当处理,配合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抢救措施为保证产妇失血性休克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所在[2]。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失血性休克产妇的抢救方法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时均有皮肤苍白、精神倦怠、烦躁、口渴、四肢湿冷等失血性休克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呼吸均大于40次/min,脉搏大于110次/min,心率较快且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均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年龄20~36岁,平均(28.5±3.4)岁;出血量500~800ml 48例,800 ml以上12例。阴道分娩41例,剖宫产19例。
1.2抢救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平卧,行中凹卧位,抬高头及下肢30°,给予吸氧,吸氧浓度为40%,氧流量控制在2~4 L。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注意保暖。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快速补液式输血,另一条输入5%的葡萄糖500 ml加催产素20 U,加强宫缩,控制产后出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行阴道检查。
1.3护理方法
1.3.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产妇产后24 h内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观察产妇皮肤颜色,准确测量并记录失血情况。置弯盘于外阴部,通过流入弯盘的血流量估计失血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发生。有持续不断的阴道流血发生时,护理人员应及时查找原因,协助医师检查产妇是否有胎盘胎膜残留,是否有宫颈及阴道裂伤,发现上述情况及时给予缝合止血,清除残留组织,促进子宫收缩,促进宫内开放血窦的关闭。
1.3.2纠正休克:迅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由静脉给予宫缩药、止血药及升压药。根据产妇病情及出血量适当输液及输血,以尽快纠正休克。完善各项实验室辅助检查,如血型交叉配型、实验室检查、电解质、酸中毒情况。留取尿标本行常规尿检查,了解肾功能情况。查明失血原因,配合医师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对有阴道裂伤及宫颈裂伤的患者,给予准确结扎止血;对于宫缩乏力患者,给予按摩子宫并应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对于有胎盘、胎膜残留患者,给予徒手剥离胎盘或刮宫。
1.3.3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一级护理3 d,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改为二级护理,1周后病情十分稳定则改为三级护理。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24 h护理,术后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高流量吸氧。术后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行会阴部护理2次,采用0.1%的碘伏擦拭会阴防止感染的发生[3]。
1.4观察指标:观察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抢救及护理效果。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出血原因:本组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引起产后出血原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35例,胎盘部分剥离14例,胎盘全部剥离后滞留9例,软产道撕裂2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抢救及护理效果:经1周的全面治疗、精心护理,60例产妇均痊愈出院。围产儿轻度窒息10例,良好50例,未见死胎及死产胎儿。
3讨论
产妇失血性休克多病情较重,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易造成产妇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4]。笔者认为,对于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应于确诊后立即进行抢救,以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抢救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准确计算出血量,对患者的休克程度作出准确判断。配合医师迅速查明产妇出血的原因,并针对出血原因行针对性止血。需服从统一指挥,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掌握治疗原则及抢救操作技术,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本组中以宫缩乏力为主要原因,占所有失血性休克原因的58.3%。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迅速补充血液、警惕、胶体平衡液等,纠正患者的低血压。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升压,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给予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抢救及护理,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意义重大。
4参考文献
[1]贾晓江.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51例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200.
[2]贾金平.46例产后失血性休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12(21):748.
[3]陈火明.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255.
[4]梁萍.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