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如何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

发表时间:2014-01-06  浏览次数:480次

【摘要】针对妇产科的工作性质,就要求妇产科的管理人员,尤其是护士长,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本文主要阐述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

从事妇产科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女性,同时妇产科的医疗服务又具有复杂性、多变性、需求性强、高风险等特点,更需要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用感性的管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护士的科室归属感。护理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护理工作,要注重护理管理质量的监督,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最终达到更好地为妇产科患者服务的目的。

1 妇产科护理服务的特点

1.1 护理服务应注重“护理”弱化

“治疗”虽然分娩不是一种疾病,但是当产妇即将面临生产,心理生理受到很大压力, 常处于焦急、紧张和忧虑状态。往往会影响顺利分娩或产生产后忧郁症。此时一般的治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需要的是护士以亲人般的关心去安慰和鼓舞患者。在生产过程中,尽管也用了镇痛药物,但这些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治疗,只是妇产科护理的体现。对于妇产科产妇和婴儿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家人、护士的关心和爱护,全心全意的人文关怀及贴心的护理服务。

1.2 服务对象的双重性

在一般的医院护理服务中,往往是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家属辅助医生、护士,配合护理患者的健康,共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而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护理产妇和新生儿,而且也要将产妇家属作为服务对象。因为许多家属对产妇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准备,往往急得手忙脚乱,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不仅要开导护理产妇,也要对产妇家属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护理教育,以提高产科护理工作效率,增强护患沟通机会,增强产妇信心和家属满意度。

1.3 产妇心理和情绪的复杂性

产妇分娩前后生理心理经历着复杂微妙的变化,不注意产褥期保健,可能导致产褥期疾病和产褥期后遗症。严重的还会影响产妇哺乳和后期身心健康并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些产妇因为太紧张,害怕生产过程会造成自身或婴儿的伤害,往往脾气暴躁,进而造成内分泌失调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喜怒无常、烦躁不安、胡乱猜忌等。为了避免产褥期后患,妇产科护士应该十分了解产妇心理和生理变化,时常观察产妇情绪变化,多与产妇和家属交流沟通,提前做好产妇思想工作。

2 妇产科护理质量缺陷的原因

2.1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与技术水平不过硬

妇产科护理的服务对象有急诊患者、手术患者、妊娠合并症患者及新生儿等。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要具备急诊科和外科护士的“急”、内科护士的 “细”、儿科护士的“暖”,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繁琐、细碎,易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没有高度责任感,有章不循;技术水平不过硬,临床经验不丰富,也就容易产生护理质量缺陷。

2.2 护患间缺乏沟通

美国护理学家佩普罗认为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性的和人际间的过程,护理是一种教育工具和使人成熟的力量,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冷漠,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产生纠纷。如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未嘱其禁食而造成麻醉后误吸;子宫全切和次全切除术后患者未予宣教手术对性生活影响而影响生活质量;各项费用未能及时耐心解释等等。

2.3 服务对象对护理的期望值过高

妇产科尤其产科正常待产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很高,如在待产、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如胎心异常、头位不正等可能需产钳术或剖宫术,若不能及时与患者本人和其家属沟通,让患者有心理调适的过程,也会因其期望与客观现实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不满意情绪。

2.4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医疗科技进步,信息资讯网络的普及以及服务对象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提高,患者维权意识亦不断增强,若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认识,也会造成护理质量缺陷。

3 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3.1 培养护士“情商”,增强工作责任心

情商是指人们调节情绪、控制情绪的理智和能力。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高情商的培养,使之成为具有很强的自信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护理人。使护理人员成为能理解人、富有人情味、关爱生命、语言交流讲究艺术的现代护理人。

3.2 实施人文关怀,针对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妇产科患者面对疾病通常具有紧张、害羞、焦虑、恐惧、忧郁、多疑、自卑、自责等心理特点,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特征实施人文关怀,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2.1 消除患者的紧张、害羞心理

热情接待孕产妇,安置床位,建全病历,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入院须知并让家属在患者责任书上签字,介绍病房安全不吸烟不私用电器,及时通知医生诊治。。在手术操作时,给患者精神上的鼓励,使之坦然地接受手术。

3.2.2 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以患者为中心,处处体现出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温和的语言,亲切的问候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3.2.3 消除患者的忧郁、多疑心理

根据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生殖器解剖、生理及性知识教育,使她们改变那些不正确的看法,解除患者的精神负担,并对她们的丈夫及家人进行健康知识指导,鼓励其给患者更多的关爱。要主动与更年期患者交谈,告诉其家人多关心、多照顾患者,加强绝经期的保健工作。

3.3 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激发护士自觉爱岗敬业

3.3.1 提高护士满意度

增强归属感(1)首先,妇产科室打破以往的工作制度,不以岗位定责任,而是量才为用、人尽其才,合理安排岗位,既分工又合作。在管理中注重护士的要求,将关心人与关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年轻护士会遇到结婚生子的问题,护理部为她们办理了社会保险、生育保险、延长保育假,保留了职位,并且适当延长产假以解除后顾之忧。

(2)要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能从护士的角度出发和想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关心和照顾护士。可以把自己从护士到护士长的经历讲给年轻护士听,多进行交流和指导。出现差错失误时,谈话中多用柔和的语气,千万不可严厉斥责护士,以免伤害护士自尊心。同时还要根据医院的有关规定,施行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表现优秀的护士要施行表扬和奖励,对工作突出者还要上报医院,积极挖掘护士潜力,充分发挥其能力,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责”。还要使护士都有机会参与劳动模范的评比,对于其优秀事迹要及时公布,对受表彰的护理人员更要给予进修学习、出国访问的机会,以此鼓励更多的护士人员积极表现,实现医院护理工作良性循环。

(3)要尽量保证护士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采取弹性排班,给予护士最大限度的照顾,提高其工作效率。护士长要在工作中多与护士进行沟通,启发护士倾诉心中的困惑和压力,尽力帮助其理顺心绪,缓解压力,引导护士共同创造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相互达到最佳配合。

(4)平时多组织科室活动,鼓励护士发挥自己特长,开展一些节日的庆祝晚会,也可以聘请国内外著名护理专家到医院讲课,让更多护士参加学历教育和经验交流。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教授讲座等,使护士的专业知识得到增强,提高了护士群体的知识水平。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项工作增加科室护士的凝聚力,创造力,增强科室护士的归属感。

3.3.2 强化护士仪表仪容提倡微笑服务

护士的白衣天使形象是由护士去建立的,只有言行举止做得符合人民护士的标准才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尊敬和赞扬。保持护士的专业形象是我们每个护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护士的仪表仪容也是增强护理者和患者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带笑容、着装整洁、庄重大方、情绪乐观、气质优雅的护士,才会让患者产生安全、信任的感觉,从而为下面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才会更顺畅。特别是妇产科这个科室的特殊性,患者、孕妇和新生儿更需要护士的微笑服务,往往整洁的护士服,亲切的话语会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4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纠纷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其多变的性质,许多病情在无法预料、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即已变化,极易产生纠纷,妇产科护士长要加强对护士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按法律与医护管理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全面提高自己,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工作中处处体现人性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现代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97.

[2] 胡芳,胡苏.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8.

[3] 安力彬.实用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