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机复合先露肢体回纳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9-18 浏览次数:473次
作者:刘翠英 刘志梅 赵杰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复合先露;肢体回纳;时机
复合先露是指胎儿先露部(胎头或胎臀)伴有肢体(上肢或下肢)同时进入骨盆入口,发生率0.08%~0.166%,处理方法是当脱出肢体与胎头已入盆,待宫口近开全或开全时上推肢体将其回纳[1]。但临床操作成功率低,虽多数能够分娩,但易引起胎儿骨折、会阴裂伤等并发症,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探索更有效的肢体回纳方法是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采取宫口未开全时进行肢体回纳,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49例发生复合先露的产妇,孕周37+1~39+4周,年龄22~29岁,胎儿体重>2 500 g、单胎头位,无骨盆狭窄、产科并发症,有阴道分娩条件。经过内诊检查诊断为复合先露。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观察组32例,试验组17例。2组产妇年龄、胎儿体重、骨盆条件、宫缩质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对明确诊断的发生复合先露的产妇,待宫口开全或近全时进行肢体回纳。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外阴,行内诊检查,查清先露的胎儿肢体与胎头的位置关系。在宫缩间歇时,嘱产妇勿向下用力,上推肢体,遇到阻力时切忌动作粗暴。操作后,术者手不松开,需等待数次宫缩后,观察效果。
1.2.2 试验组:明确诊断为复合先露后,宫口开大达7 cm时即进行肢体回纳。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外阴,行内诊检查,查清先露的胎儿肢体与胎头的位置关系。在宫缩间歇时,上推肢体,待宫缩时嘱产妇适当用力,使胎头下降,肢体受到操作者的阻力不随胎头下降。操作完成后,术者手不松开,需等待数次宫缩。使操作成功[2]。
1.3 效果评定:显效:先露肢体与胎头的位置关系明显改变,胎手不因抱头而影响头下降,位置明显较前置后。有效:先露肢体与胎头的位置关系有改变,胎头位置改变,胎手松动,不影响产程进展,但仍随胎头下降。无效:先露肢体与胎头的位置关系无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不同时机进行肢体回纳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2组肢体回纳效果比较
3 讨论
复合先露进行肢体回纳的效果受先露的高低、产妇的合作、先露位置等因素影响。
3.1 产妇的合作因素
产妇的合作程度与产妇的耐受程度和先露的高低密切相关。当宫口开全时,胎头降至骨盆出口压迫骨盆底组织,产妇有排便感,不自主向下屏气,用力[1,3]。此时进行肢体回纳即使产妇能够耐受,配合操作,也会受到条件反射的影响,向下用力,使上推肢体时受到的阻力增加,完成操作也很困难。而宫口开大7 cm左右时进行肢体回纳,先露较高,上述的不利因素不存在,产妇的合作和耐受均较好,易完成操作。
3.2 先露高低的影响
复合先露的脱垂肢体阻碍产程的进展,检查及时发现,产程早期还纳肢体,以后下推抬头加以固定[4]。一般宫口开大4~5 cm时,胎头达到坐骨棘水平[5]。复合先露胎头因受到先露肢体的影响,宫口开大7 cm时,先露达棘平或棘下1 cm。而宫口开大5~8 cm先露在坐骨棘下0.5~2 cm是旋转抬头的最佳时机[6]。此时,进行肢体回纳,胎头和肢体与骨盆之间有活动空间,上推肢体时,受到的阻力小,操作完成后术者手不松开,等待数次宫缩,产妇也能耐受,提高回纳成功的几率。宫口开全后,先露已达棘下2~3 cm,抬头和肢体已将骨盆完全填充,胎儿肢体被卡在胎头与骨盆之间,上推肢体时,活动空间小,受到的阻力增加,给操作造成困难。影响回纳效果。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0,75.
2 孙光彩.气囊助产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07,22:622.
3 王翠娟.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河北医药,2010,32:1127.
4 董悦,赵瑞林主编.现代妇产科诊疗手册.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38.
5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7.
6 刘巧.徒手旋转配合改变产妇体位减少头位难产效果观察.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