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23 浏览次数:436次
作者:丁颖,张连菊,黄春梅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五中心医院,河南 开封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 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手术时应用纱布垫保护子宫周围术野,缝合子宫壁时避免缝针穿过子宫内膜层,关腹后冲洗腹壁切口,降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预防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treatment method and prevention of abdominal incision endometriosis after cesarean section.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20 cases with abdominal incision endometriosi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as analyzed.Results:Twenty cases were cured by surgery.There was no relapse followed up one year.Conclusion:Cesarean section is the most main iatrogenic factors of endometriosis.It should protect operation field arounduterus during surgery,avoid impaling intirna during sewing up uterine wall,wash abdominal incision after closure,lower the incidence rate of abdominal incision endometriosi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endometriosis;treatment;prevention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的大面积开展,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逐年递增,现将我科2006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3~45 岁。发病时间为术后0.5~3年,平均20个月,其中初产妇9 例,经产妇11 例。
1.2 临床表现
20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壁切口下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密切相关,可触及切口下不同大小的肿块,经期或经期前后肿块增大,经后缩小,抗生素治疗无效。查:切口下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肿块,压痛明显。其中2 例局部皮肤呈紫蓝色。B超检查:腹壁内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无完整包膜,包膜内缺少血流信号。
1.3 治疗
16 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局部病灶切除术,4 例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手术方法均是在肿块边缘外0.5~1.0 cm处完整切除肿块,术中见肿块位于皮下3 例,位于脂肪层2例,深达筋膜层12 例,侵及腹直肌2 例,1 例累及腹膜层,其中2 例行补片修补,防止术 后腹部切口疝的发生。4 例术后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连服6个月。术后随访1年以上,均未复发。
2 结 果
20 例均行病灶切除术,4 例术后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余患者术前、术后均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20 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1年均未复发。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遗传学说,免疫调节学说[1]。巩军[2]研究认为临床上剖宫产术后继发腹壁手术切口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医源性种植有关。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育龄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年龄,76%发生在25~45 岁,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发病明显多于多生育者,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被广泛认为主要是由于术中医源性播散造成[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并不困难,有以下3个临床特点即可初步诊断:有剖宫产手术史;切口下可触及质韧压痛肿块;肿块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进行性加重疼痛或触痛。当然术后病理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具有以下特点:子宫内膜样腺体、内膜间质和(或)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4]。有研究证实,腹壁切口下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效果差且远期复发率高,因此手术治疗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法。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旦确诊,应及早行手术病灶切除,以免病灶侵及腹膜,增加手术难度,手术应切除病灶外缘至少0.5 cm的正常组织,以使切缘干净,防止复发[4]。如病灶范围大、边界不清的患者术前应辅以一定时间的药物治疗,以提高病灶的手术切除率,切除病灶后腹壁缺损较大者、不能解剖复位者可用补片加强腹壁,以免日后形成腹壁疝。本组资料中20 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 例因缺损较大使用疝补片,4 例由于肿块较大,边界不清,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半年。20 例患者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病例。剖腹产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为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医务人员应向广大孕妇宣传自然分娩的益处和剖宫产的并发症,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证,开展无痛分娩,鼓励孕产妇自然顺产。剖宫产手术时动作轻柔,保证胎盘的完整性,若胎盘、胎膜完整者不必常规擦拭宫腔[5],取出胎盘后要及时更换手套。应用纱布垫保护好子宫切口周围术野,以防宫腔内容物溢入腹腔或腹壁切口,术中清理宫腔的纱布应一次性使用。缝合子宫壁时避免缝线穿过子宫内膜层,缝合过子宫壁的缝针不应再次用于缝合腹壁,以免缝线或缝针将子宫内膜组织带至切口周围,关腹后应用生理盐水仔细冲洗腹壁切口。分娩后提倡产妇母乳喂养,延缓卵巢功能恢复,减少雌激素释放,降低有活性子宫内膜组织的反应性,从而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5.
[2]巩军.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117.
[3]曹泽义.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 267-1 270.
[4]赵学英,朗景和,冷金花,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 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97.
[5]姚天一.剖宫产术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