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30  浏览次数:437次

  作者:舒群玲  作者单位:洛宁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河南洛宁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有剖宫产史者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站36例有剖宫产史妊娠14~24周引产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引产。观察两组宫缩发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情况、产后出血量、软产道损伤及引产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早、产程短,胎盘胎膜剥离完整率高,产后出血量少,软产道损伤小,引产成功率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剖宫产史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显著,方法安全,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软产道损伤,可提高引产成功率。

  【关键词】 米非司酮;依沙吖啶;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

  目前剖宫产率逐渐上升,术后再次妊娠的中期引产率也相应增加,采用有效安全的方法终止合并疤痕子宫的中期妊娠,避免子宫破裂,排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站对疤痕子宫中孕引产36例,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并加以比较,总结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自愿到我站要求终止妊娠的疤痕子宫患者36例,均为第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至本次妊娠,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为6年,孕14~24周,患者年龄18~37岁,平均29岁。所有孕妇无依沙吖啶、米非司酮禁忌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四项均正常,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排除胎盘组织着床于子宫下段疤痕者。

  1.2 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羊膜腔内注入25%依沙吖啶4 mL(含依沙吖啶100 mg),随后口服米非司酮75 mg,间隔10~12 h再口服米非司酮75 mg,服药前后各禁食2 h。对照组18例,羊膜腔内注入25%依沙吖啶4 mL,不加用米非司酮。胎儿娩出后均常规肌注缩宫素针10 U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视子宫收缩情况及出血情况均行常规清宫术。

  1.3 观察项目 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发生规律宫缩所需时间;产程: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产后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至分娩情况比较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100%,对照组有1例引产失败,引产成功率94.4%。观察组引产时间、总产程均较对照组短,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两组引产时间及总产程比较(±s)

  2.2 两组产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15例胎盘胎膜完整剥离,余3例行清宫术,清宫率16.6%,手术较顺利,出血少;对照组仅5例胎盘胎膜完整剥离,其余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胎盘胎膜残留或黏连,均行清宫术,清宫率72%,手术相对困难,出血较多。两组均未发现有明显软产道损伤。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与对照组比较(表2),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两组产后出血量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比较

  3 讨论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引产由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引产成功率高,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作用机理是刺激妊娠子宫体部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或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使紧张度增高[1]。中期妊娠宫颈成熟度差,宫颈扩张速度缓慢。有剖宫产史者,因子宫下段疤痕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其组织弹性差,扩张能力弱,向宫颈方向传导宫压能力也下降,更易出现产程延长,宫缩痛剧烈,胎盘残留及软产道损伤[2]。而强烈的宫缩迫使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未充分软化扩张的宫颈或子宫后穹隆排出,易造成宫颈裂伤或子宫后穹隆破裂,甚至子宫疤痕破裂。因此,剖宫产史中期妊娠引产,使用促宫颈成熟、软化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米非司酮为孕酮拮抗剂,与孕酮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干扰孕酮对妊娠的支持,主要通过:干扰影响妊娠蜕膜组织中前列腺素的分泌代谢,提高了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或子宫妊娠对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宫颈胶原纤维降解而发生溶解,使宫颈软化扩张,类似于自然分娩的宫颈形态变化[3]。米非司酮口服吸收效果好,1 h在血液中达高峰。因此,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应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使宫颈成熟与有效宫缩协调,缩短产程,减少疼痛,降低了宫缩乏力与宫颈裂伤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另外,米非司酮可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导致蜕膜组织变性、坏死,滋养细胞凋亡,导致蜕膜与绒毛膜板分离,胎盘胎膜易于完全剥离[3],从而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清宫率。

  【参考文献】

  [1] 陈新廉,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2.

  [2] 颜建英,陈文祯,崔小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65.

  [3] 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