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电环切除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85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17 浏览次数:452次
作者:田亚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 江苏 如皋 2265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CIN的患者85例,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治疗CIN,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8%,平均手术时间为9min,平均出血量为8ml。结论:LEEP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且可提供完整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阴道镜;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85 Cases Cervical Ring Res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TIAN Ya-qin
(Boai Hospital of Rugao City, Jiangsu Rugao 226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ervical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LEEP)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clinical results. Method: Cervical cytology screening,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biopsy for the initial diagnosis of CIN patients with 85 cases, the use of LEEP treatment, the removal of all cervical transition zone, 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s were sent to check to observe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effects . Result: LEEP treatment of CIN, a success rate of 98%, the average operating time for 9min, the average blood loss for 8ml. Conclusion: LEEP is simple, safe, high success rate,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specimens can be sent to provide a complet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deal method.
Key words: Colposcopy; Cervical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LEEP);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1]。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早期治疗CIN,进行癌前阻断,使宫颈癌发病率下降日益重要。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是临床诊治高级别CIN的重要手段。作为保留生育能力的一种宫颈锥切术,简单易行,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不影响标本病理等特点,显示了特有的临床价值。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使用LEEP治疗CIN85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宫颈疾病来院就诊患者,年龄24~70岁。经TCT、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的CIN病例90例, CIN I 18例, CIN II 55例,CIN III 12例。除5例CIN I给予抗炎治疗,密切随访外,余85例CIN均接受了LEEP治疗。
1.2 临床表现: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接触性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
1.3 手术方法:采用深圳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妇科专用的高频电刀及配套环形电极、针形、滚球电极等。月经干净3~7d,无性生活,术前常规妇检排除生殖道炎症。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窥阴器暴露宫颈,阴道镜定位,Lugol′s溶液显示病灶边界。2%利多卡因5ml局部浸润麻醉,根据病变性质范围选用相应型号的环行电极,输出功率50W。距碘不着色区外缘5mm处进电极切割,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缓慢均匀连续移动电极切割组织,直至病灶外缘5mm出电极,病灶不大即可一次将移行区病变组织全部切除,病灶面积大可分次进行,切除深度15mm,CINII~CIN III切除中央部分组织包括部分颈管,深15~25mm ,术中控制LEEP刀速度,角度,不宜太快太慢。太快出血多,太慢标本碳化。局部出血点子球形或针形电极电凝止血。碘仿纱布压迫止血,6h取出。切出组织12点缝线标记定位。甲醛固定,连续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2.1.1 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手术时间为3~19min,平均9min,其中2例病灶过大,分4次切除,手术时间稍长。手术出血量为5~30ml,5例出血多,80~180 ml。
2.1.2 手术用药:术前未用任何镇痛药,术中局部麻醉,患者耐受好。术后应用抗生素静滴5d预防感染。
2.1.3 术后宫颈创面恢复情况:术后一周阴道分泌物较多,淡黄淡白色,宫颈表面痂皮形成,第二周痂皮脱落,部分毛细血管断裂,创面渗血,无需处理。出血多者碘仿纱条压迫。2例行LEEP刀电凝止血。6~8周创面完全上皮化。2例宫颈口粘膜外翻,1例见息肉。无1例颈管粘连,狭窄及宫腔积血感染。
2.1.4 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炎症12例,CIN I36例, CIN II24例,CIN III11例,浸润癌2例。阴道镜镜下定位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无变化者32例,完全符合率 37.6%,病理升级者为10例,占11.8%,降级者43例,占50.6%。
2.1.5 术后随访:术后第1个月每周随诊1次,观察创面出血情况及子宫颈修复情况。术后第1年每3个月作细胞学、阴道镜、及HPV检查,必要时活检。正常者第2年每6个月检查1次。本文1例CINⅢ 复发,行二次手术,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8%。余无一例复发。随访未发现异常。
2.1.6 疗效判断:标本切缘发现CIN为手术残留,术后半年无CIN病变为治愈,半年仍有CIN为病变持续存在,手术后无CIN残留,在1年后发现为病变复发。
3 讨论
3.1 LEEP指征:CIN是宫颈癌癌前病变,但并非所有的CIN均发展为宫颈癌。 LEEP主要用于CINII~CIN III。 60~85%CINI会自然消退,故对满意阴道镜检查者,经活检证实的CINI患者,可观察随访。本文1例CINI级别上升为CINII ,占9%,因此建议对合并高危HPV检测阳性、长期患有宫颈炎症、随访困难的患者应予以治疗。随访过程中病变持续存在需进行治疗。
3.2 LEEP诊断价值:细胞学方法只是筛查宫颈癌的一项技术, 不能仅凭宫颈细胞学的结果作为临床诊断进行处理,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其最终的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进行确定。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少,活检深度不够或病变位于颈管内,均可造成对宫颈病变的漏诊。本文LEEP术后病理升级者为10例,其中2例级别上升为浸润癌,因此年轻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特别是CINIII或原位癌者,可通过锥切术得到明确诊断,判断CIN是否并存宫颈浸润癌,以决定手术范围,同时保留生育功能,以免手术过大或不足。
3.3 LEEP治疗价值: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早期治疗CIN,行癌前阻断,使宫颈癌发病率下降非常必要。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作为保留生育能力的一种宫颈锥切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不影响标本病理等特点,显示了特有的临床价值。LEEP电切的同时良好的电凝功能,解决了术中出血问题,且对组织的热损伤小,不影响病理诊断,可获得完整锥切组织病理检查。本文阴道镜镜下定位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完全符合32例,符合率 37.6%,病变升级者为10例,占11.8%,病变降级者43例,占50.6%。降级原因可能为阴道镜下钳夹组织过少或深度不够,多灶病变取灶点不足,取材定位不准确,未取到宫颈内病变组织,或阴道镜活检时已将病灶切除。本组随访仅1例CINⅢ复发,行子宫切除,余无一例复发,所以LEEP治疗CI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年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3. 4 LEEP治疗后随访:LEEP治疗后不排除病变复发,持续甚至进展浸润癌的可能,可采取细胞学,高危型HPVDNA检测,阴道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访。对于需要依靠浸润深度而决定采取不同手术范围的病例不能仅仅依赖活检,因为阴道镜不能准确评估宫颈管内病变,需LEEP行诊断性宫颈锥切术,评估全部转化区与宫颈管,准确了解浸润深度。锥切标本不仅可以准确的测量浸润深度,还可发现一些活体标本无法发现的浸润灶。
纵上所述,LEEP具有手术时间短,阴道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节省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少,增加患者依从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