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护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07-06  浏览次数:399次

  作者:张庆桂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摘要】 针对中专护生语言沟通能力差的特点,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实验带教、临床见习、技能考核等方面来加强对护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学生,护理;语言沟通能力;培养

  中专学校的护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语言沟通能力欠缺。有的学生在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期间面对病人不知所措;有的毕业学生面对就业单位的面试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择业意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就业。现代护理观念是“以病人为中心”,护患关系的形式从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参与型[1],护患间良好的语言沟通有助于建立和谐、互动式的护患关系,促进疾病康复,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对医疗护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从校内实验教学、医院临床见习、技能考核三方面进行护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现介绍如下:

  1 校内实验教学

  1.1 通过实验课堂提问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每次实验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基础知识,示教前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如在骨盆外测量实验教学中,示教前让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骨盆外测量有哪几条径线?②各径线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是什么?③在骨盆模型上正确找出各骨性标志。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既巩固了骨盆外测量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1.2 在实验带教中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1.2.1 教师规范示教 实验课将每班分成几个大组,每大组12~15人,每小组3~4人,大组由1位教师带教。教师在讲解本次实验的目标要求、注意事项时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讲解,注重对学生护患语言沟通技巧和“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培养。

  1.2.2 学生模拟练习 示教完毕,学生分小组模拟练习,可以以模型为“患者”或学生互为“患者”,每个学生操作一次,其他同学边看边议边纠正,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要求学生把“患者”当作整体的人来看待,边操作边讲解,包括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指导患者合作、操作后嘱咐注意事项和健康教育内容等,通过模拟与患者的交流来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1.2.3 回复示教达标 练习完毕,教师随机抽1小组进行课堂达标检测,要求被检测学生按示教严格操作,教师及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回示完毕,首先由学生进行点评、纠正,然后教师总结评价,通过评价过程来达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2 医院临床见习

  课堂实验教学只是在实验模型上进行操作练习,与“患者”的交流也是一厢情愿,语气也像是背书;学生互为“患者”扮演角色又是教师或学生经过加工的“患者”,过于理想化,学生缺乏一种“面对患者”的意识,有的“患者”甚至不需指导,自动摆好了检查体位。因此,在学生经过校内实验操作,熟练掌握了各项操作技能后,每班分成四大组,每周去妇产科病房见习1次(每组去不同的医院),每次2学时。让学生实地接触患者,搜集评估资料,通过交流取得患者配合,体会各项操作,要求学生操作完毕,整理用物及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操作完毕,首先由学生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然后由患者对护生进行评价,一些患者尤其是住院一段时间的患者,有了医院工作人员的规范护理,对学生的护理操作能提出许多专业性合理化的建议,最后由教师进行床边总结评价,一边总结,一边规范演示,通过情景教学来加强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掌握沟通技巧。

  3 实践技能考核

  3.1 修订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传统实验考评标准只包含了操作前用物准备、操作过程分值。以新的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为指导,修订后的实验考评标准增加了操作前的解释工作和健康教育二项分值。以骨盆外测量实验为例,传统实验考评标准与新的考评标准比较(见表1),新的考评标准中的表情分、给孕妇做解释工作分、操作后的健康指导分不仅突出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强化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培养了护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教师在开学时将本学期的所有实验考评标准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3]。

  表1 骨盆外测量传统考评标准与修订后的考评标准比较(略)

  3.2 改革操作考核方式 按照全国孕产期助产技术岗位资格考试考核方式,严格设计操作考核。选择临床常用的6项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即骨盆外测量、腹部四步触诊、平产接生、新生儿复苏、妇科检查、会阴阴道冲洗。操作考核分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分值占30%,主要是与本学期实验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口述。实验操作分值占70%,要求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叙述,两组考题均由学生随机抽取,每人3项(每项满分100分)。考生与待考生不得交流,考试现场不能观看。评委由本校3位妇产科教师担任,教师根据修订后的考评标准进行评分,取其平均分为该学生单项考核的最后得分,考试后评委当场指出操作中的错误、扣分原因,并告知成绩。考核成绩以60分以上为合格,但操作分值必须达到42分以上而且三项均要达标。这样不仅强化了专业操作技能,而且学生在口述理论试题答案和实验操作讲解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小结

  通过对2001级、2002级护理专业8个班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护生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加强,专业操作技能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并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但在妇产科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与不同性格、不同疾病、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背景的患者建立和谐、互动式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同时,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临床见习中一些患者不配合教学工作,给我们带来许多困难,有时甚至打击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还应进一步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玉馥.护患关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195.

  [2] 李晓松.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36.

  [3]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