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87例主诉长叹气病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02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刘静  作者单位:西安市中心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关键词】 叹气症,心肌损害,心因性叹气症;焦虑性神经症

  近年来,临床上以长叹气为主诉来门诊就诊病例有上升趋势,对此类患儿及早地确定病因,并做相应的治疗,对于预后及患儿今后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收集1999年至2007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以长叹气为主诉患儿87例,经进一步检查,有1/5系由心肌损害引起,1/5系由其他疾病引起,另外有3/5病例无任何阳性发现,考虑为心因性叹气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87例患儿中,男40例,女47例,年龄2.5岁~13岁,其中6岁~9岁53例,发病季节春季30例,冬季35例,秋季15例,夏季7例。

  1.2 临床表现

  1.2.1 症状及体征

  所有病例均以长叹气为主诉,无发热、咳嗽、气喘等常见临床表现。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胸闷、心慌、心神不宁,有5例伴心前区痛。14例查体发现心率增快(安静状态下)。6例查体发现咽后壁有明显滤泡增生,扁桃体Ⅱ度以上肿大。

  1.2.2 X线检查

  2例患儿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2例出现肺间质弥漫性网状阴影。

  1.2.3 心电图

  有14例心电图示心率稍增快,但无ST段、T波及Q波异常出现。

  1.2.4 血常规

  6例患儿出现血色素轻度降低(<110 g/L)。

  1.2.5 心肌酶谱

  14例患儿出现心肌酶谱LDH、CPK、αHBD、AST中至少2项以上轻、中度升高。

  1.2.6 外周血细胞检测

  2例患儿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数明显增高,1例患儿为23%,1例患儿为31%,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亦明显增高,均>20%。

  1.3 诊断与治疗

  87例中有14例患儿心肌酶谱轻、中度异常,心电图表现心率轻度增快,其中有3例伴有心前区疼痛,经询问病史,14例中有10例在近期有呼吸道感染史,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患儿系病毒感染及其免疫机制引起的心肌损害,但由于患儿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变化,因此诊断心肌炎尚不够条件。只有诊断为心肌损害,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辅酶Q10、多种维生素等,配合中药黄芪颗粒,治疗14 d~45 d后,所有病例症状消失,心肌酶谱完全恢复正常[1]。另有2例患儿X线示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数增高,单核细胞增高且咽部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最后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2例患儿特殊之处在于没有一般传染病例的发热、颈部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等典型表现。给予干扰素及阿昔洛韦、大剂量维生素C,配合中药黄芪颗粒口服,用药14 d~21 d后,2例患儿均痊愈,叹气症状消失。2例患儿X线示弥散性网状阴影,患儿均无咳嗽、气喘等常见呼吸道症状,查痰中含铁血黄素颗粒,呈阳性,最后确诊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给予强的松治疗,目前仍在治疗之中。6例患儿既往反复呼吸道感染,咽后壁滤泡增生肥大,双扁桃体Ⅱ度以上肿大,诊断为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给予胸腺肽肌肉注射1疗程~2疗程及多种维生素、中药黄芪颗粒,经一段时间治疗后,5例患儿叹气症状消失,1例明显好转。6例患儿经查血色素轻度降低,给予铁剂、叶酸、多种维生素及中药黄芪颗粒,用药3周~4周后,血色素升至正常,叹气症状消失。49例患儿无任何X线、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现,可排除躯体原因引起叹气的可能,最后考虑为心因性叹气症。对于心因性叹气症我们将它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症状较轻,称为反应性叹气症,对于这些病例我们建议其劳逸结合,多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业余爱好,并且发现自身特长、增强自信心,合理安排好学习、生活,减轻压力,经过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恢复正常。另一种情况就是症状较重的,也称为焦虑性神经症[2],我们建议其转心理专科医生处接受治疗。

  2 讨论

  叹气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儿童常自感胸闷、气短、频繁叹气(长出气),以缓解胸闷,可见于多种疾病。祖国中医学将儿童常叹气称为“儿童善太息”,分为心气不足型、痰阻气机型和肝胆郁热型(也就是现代医学的心因性叹气症)。气血不足型患儿多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儿童反复受邪、心气不足、血流不畅、气机不利而出现胸闷、叹息、气短、心悸、乏力、多汗、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脉数无力或结代,治疗适宜补气养心[3]。这些患儿有的是近期病毒感染导致心肌受损,有的是临床症状不典型的传染和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有的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等。我们给予中药黄芪颗粒配合西药胸腺肽以补气、提高免疫力,辅助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多种维生素,效果良好,证实这些病例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气血不足所致。因此在儿科门诊中,以叹气为主要表现,并且以此为主诉来就诊的病例,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它很可能是某些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躯体性疾病的最早也是唯一的症状,应查明病因,及时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临床上还有一些肥胖儿童也出现叹气症,属于痰阻气机型,但因它们常以肥胖主诉来就诊,而不是以叹气主诉就诊,因此未在本文收集。心因性叹气症:儿童虽然较成人少有情志内伤,但儿童神气怯弱、心理尚未健全、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较低,如果对某些新环境或不利处境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会产生紧张感[4]。如果这种紧张感在儿童能承受范围以内,经过调整以后很快能适应,这就称为一种反应性紧张。如果这种紧张超过该患儿个体所能承受的程度,短时期内不能自行调整适应以消除这种紧张感,就可能在某些个体导致叹气症,这实际是心理紧张的躯体表现。在身心科学临床上称为焦虑性神经症。许多家长看到患儿频繁叹气,就以为躯体有病,常就诊于儿科普通门诊,经许多常规检查无任何异常表现,最后考虑心因性叹气症,对于这种病例,最好请身心科医生介入治疗。综上所述,我们在临床上见到以叹气为主诉的患者,须引起重视,首先它很可能是某些躯体性疾病的唯一症状,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以免误诊、漏诊。另外,经检查后确实无阻性发现者,应分清是正常的心理紧张反应还是焦虑性神经症,如果是焦虑性神经症,应请身心科医生介入。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有关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几个问题[M].沈阳出版社,1994:221.

  [2]许又新.神经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8132.

  [3]刘百详.中医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