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心理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2-24  浏览次数:327次

  作者:李建权,林海霞,李清彦  作者单位:014010 内蒙古包头,包钢集团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心理康复科)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1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的药物治疗下,其中一组辅以心理治疗。结果 心理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治疗也是治疗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 高血压,心理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urative effects of psych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sychotherapy as an adjutant treatment along with the drug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drug treatment alone Results More obvious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sychotherap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hypertens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 psychotherapy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的身心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病,在发病中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症状方面,既有躯体症状,也有心理症状。高血压虽然与摄盐多、饮酒、遗传因素、肥胖等都有相关性,但心理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竞争意识加强,紧张、繁忙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患者较以往明显增多。在治疗上,层出不穷的降压药是首选,是人们追求和研究的目标。然而心理治疗对降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入组标准:原发性高血压1~3级,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急症等伴随疾病。选择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的110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39~78岁,平均56岁;病程1~25年。

  12 方法

  121 高血压病患者按《内科学》(第6版)的诊断标准[1]诊断 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心理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心理治疗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40~78岁,平均55岁。对照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39~71岁,平均56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122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马来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普罗新希,四川巴中普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g/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采用心理分析法及松弛-生物疗法),每日1次,每次30min。

  123 高血压分级 1级140~159/90~99mmHg;2级160~179/100~109mmHg;3级≥180/110mmHg[2]。

  124 观察指标

  1241 降压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上述水平者。

  1242 降压幅度 观察两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情况。

  1243 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3]进行,包括体力健康、精神健康和总体功能。问卷共由26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有5项选择,分别记为1~5分,代表生活质量最好的选择记5分,代表生活质量最差的记1分。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2 结果

  心理治疗组高血压显效达75%,对照组为3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心理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定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3。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有效率比较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疗效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比较 注:比较1:χ2=8753,P<001; 比较2:χ2=9326,P<001;比较3:χ2=9519,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它除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失调外, 心理因素包括紧张、愤怒、惊恐、心理冲突以及A型行为类型与高血压病发病有密切关系[4,5]。紧张、刺激等因素对人体内分泌的影响已有报道[6],高血压发病的几种上述不良的情绪因素使血管紧张性增加,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同时导致下丘脑功能失调,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水钠潴留。下丘脑血管收缩,神经活动亢进,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心排出量增加, 全身小动脉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强。交感神经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形成高血压病[7]。原发性高血压就诊时就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有着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个性特征上带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对社会的利用度下降,而心身疾病患者多在内科就诊,一般医生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从而影响其治疗和预后[8,9]。即便处在高血压前状态下(120~139/80~89mmHg)的人群,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也增加[10], 因此要把心理治疗[11]应用于早期高血压患者或有家族史尚未出现高血压的人群。

  患了高血压后,人的心理也会受到威胁。按照美国护理理论家 Neuman的观点,高血压作为人体内的压力源,可引起许多心理症状。澳门一项研究显示,高血压病人会出现强迫症、抑郁症、焦虑、敌意、恐怖等症状。可见心理因素与高血压互为因果,正因为心理状态和高血压发生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对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治疗也是特别重要的。

  本文对治疗组病人主要采用了心理分析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及松弛-生物疗法,音乐放松疗法及多与患者聊天,使其静下心来,调动病人的情绪,促进自身免疫功能恢复。

  临床治疗还发现对药物治疗高血压病不满意的病人,配合精神治疗确可改善疗效,并能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用量。

  总之,医学迅速发展,治疗观念也应转变,高血压病的治疗不能只停留在药物方面,心理治疗也是一个重要治疗措施。要在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的前提下,施以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2 江顺银,黄德嘉,张耿新,等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4):244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69

  4 武晓梅军人心理健康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254-255

  5 赵凯国,冯仲华应激、A型行为与高血压病的探讨河北医学,2000,6:412-413

  6 徐斌,王效道心身医学-心理医学的基础与临床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97-102

  7 杨德森行为医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34-242

  8 吴彩云综合医院中的心身疾病横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281

  9 赵耕源综合医院中的心身疾病卫生工作的迫切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2(1):122

  10 胡大一贯彻循证医学原则,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6):401

  11 马存根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2-11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