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早产后胎盘植入4个月余保守治疗1例

发表时间:2010-03-25  浏览次数:400次

  作者:王莉,惠宁,陈雄,欧俊    作者单位: 200433 上海,长海医院妇科   【关键词】  胎盘植入

  1  病历摘要

  患者,21岁,因孕32周早产后胎盘植入伴阴道流液3个月余于2005年8月26日入院。患者2005年5月17日跌倒后在外院早产,产后胎盘娩出困难,2次清宫都仅清出部分胎盘组织,B超提示胎盘植入,但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产后5天阴道出血停止,出现少量淡黄色流液,流液淋漓不净,故到我院诊治。既往有2次药物流产史,末次药流2004年7月,药流后清宫。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阴道内未见血迹,宫颈光滑,宫口闭合,子宫后位,增大如孕2个月余,活动可,无压痛。血常规、凝血酶谱正常。尿妊娠试验阴性。核磁共振:子宫底前部胎盘植入,残留胎盘约7.07cm×4.68cm,植入部位子宫壁厚度约0.35~0.45cm。8月26日开始给予米非司酮75mg口服,1次/d,共10天。而后给予甲氨蝶呤(MTX)50mg隔日静脉点滴,共用3天,间隔每日给予甲酰四氢叶酸钙3mg肌内注射以拮抗MTX毒性反应。治疗期间患者阴道排液有所增多,并出现少量淡红色分泌物。9月6日治疗结束后复查B超残留胎盘约5.0cm×4.7cm,植入部位与子宫壁出现一定界限。之后定期复查B超,胎盘逐渐缩小,胎盘植入部位与子宫壁界限逐渐清晰。2005年10月11日(胎盘植入4月余)在B超引导下行钳刮术,术中共清出胎盘组织约50g,B超下可见内膜线恢复,术后阴道出血3天止,复查宫腔内无组织残留,内膜线清晰。术后病理:胎盘组织变性坏死,内见出血及灶性钙化,少量绒毛组织变性。10月14日患者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仅有少量月经,现仍在随访中。

  2  讨论

  胎盘植入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主要发病原因:刮宫史或剖宫产史造成子宫内膜损伤或炎症;胎盘附着部位异常如前置胎盘、宫角或宫颈妊娠,因为该部位子宫内膜很薄,有利于绒毛侵入肌层[1]。本例患者既往有药流清宫史,是造成胎盘植入的重要原因。

  胎盘植入的治疗,以往多提倡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但是对于年龄育龄妇女切除子宫应该慎重,子宫切除后生育功能丧失,对于未育妇女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同时保留子宫有利于内分泌调节,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2]。本例病例虽残留胎盘面积较大,但因患者出血不多,并且有生育要求,故选择了保守治疗。大面积胎盘植入4个月余后保守治疗成功的病例,目前国内还未见报道。

  保守治疗中几点心得:(1)注意预防感染。(2)治疗中随时可能出现子宫穿孔及大出血,应注意观察患者阴道出血及腹痛情况,并做好充分的技术力量及血源的准备。(3)保守治疗中使用了米非司酮及MTX,两者都有促使残留胎盘组织坏死脱落的作用。但应注意如MTX单次给药达到100mg或多次给药总量达到150mg时,必须监测血液系统变化。同时在使用MTX时,注意使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拮抗MTX的毒性反应。(4)本病例因胎盘残留时间长且面积大,共保守治疗1个月余。治疗中注意定期复查B超,了解残留组织的动态变化。保守治疗中需具有一定的耐心,等待胎盘组织充分坏死脱落,为后续治疗打好基础。(5)行B超引导下钳刮术有助于对胎盘组织定位并避免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操作应轻柔,切勿强行牵拉。如一次操作欠满意,可分次钳刮将胎盘组织取出。(6)术后注意复查B超,观察宫腔形态、有无残留组织、内膜线是否清晰。

  【参考文献】

  1  Tai HH,Wen YS.Risk factors for placenta accreta.Obstet Gynecol,1999,93(4):545-549.

  2  郑萍,王淑栏,高晓秋,等.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35-33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