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贝生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2-09 浏览次数:449次
普贝生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作者:郑鹏芳 作者单位:350003 福建福州,福州市晋安区医院妇产科 【摘要】 目的 观察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选取的60例孕周在38~41+4周,单胎,胎位正常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阴道后穹隆放置1枚普贝生。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缩宫素点滴。两组用药后4 h、8 h、12 h进行宫颈Bishop评分。结果 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引产的新生儿情况、产后2 h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在普贝生试验过程中出现1例子宫收缩过强,1例轻微呕吐。结论 普贝生是有效、安全的软化宫颈、引产药物。 【关键词】 普贝生 促宫颈成熟 引产 普贝生作为一种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我院于2006年1月引进普贝生,做了与小剂量缩宫素点滴引产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年龄在22~35周岁的初产妇60例,孕周在38~41+4周,单胎,无阴道分娩禁忌,无严重合并症、青光眼、哮喘,无胎膜早破、无规律性宫缩,胎儿情况良好,NST评分有反应型。随机分2组。试验组年龄(27.2±2.4)岁,孕期(277.8±3.2)天,宫颈评分(3.1±1.3)分。对照组年龄(26.8±2.2)岁,孕期(276.5±3.2)天,宫颈评分(3.2±1.2)分。两组孕周、年龄、宫颈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引产前均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 1.2 方法 试验组:产妇消毒外阴后取普贝生1枚(英国CTS生产,每枚含PGE2 10mg)放在阴道后穹隆,平卧30 min。用药期间出现临产、胎膜早破、宫缩过强、胎儿宫内窘迫及用药达12 h者取出药。对照组:2.5 IU缩宫素加入5%GS 500 ml中摇匀,调整滴数从8滴/min开始至出现有效宫缩,12 h未临产则停药,出现临产、胎膜早破、宫缩过强、胎儿宫内窘迫时停药。两组均有专人看护,并予持续胎心监护,必要时给予吸氧及左侧卧位。 1.3 观察指标 两组用药4、8、12 h分别宫颈评分;观察待产过程中胎心变化、宫缩频率、强度及药物不良反应;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产后2 h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使用χ2检验。2 结果 2.1 宫颈评分 见表1。两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贝生软化宫颈的效果明显高于缩宫素。表1 两组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比较 2.2 引产效果 临产时间试验组(10.51±4.17)h,对照组(20.54±10.64)h,试验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9例,阴道分娩率70%。对照组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16例,阴道分娩率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产后出血 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试验组(185±50)ml,对照组(205±5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对新生儿的影响 两组均有2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均为1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 2.5 不良反应 试验组有1例置药9 h出现宫缩过强,取药后约20 min转为正常,阴道分娩,母儿情况好。1例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自行缓解。3 讨论 3.1 普贝生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普贝生也称为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化学成分中含有地诺前列酮10 mg。药物通过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E的产生及增加宫颈细胞基质内水分与黏多糖的含量,使宫颈胶原纤维消失及分离,达到促宫颈成熟的作用。外源性的前列腺素E也有松弛宫颈平滑肌的作用,有利于宫颈扩张。同时前列腺素E也能诱发子宫收缩,以达到引产的目的。普贝生带有一个不为生物所降解的控释药物的装置,控制药物以0.3 mg/h的速度稳定、均匀地释放,避免一次用药引起子宫收缩过强[1]。 3.2 普贝生的有效性 本试验组应用普贝生4、8、12 h的宫颈评分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软化宫颈的效果明显高于缩宫素;到达临产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这些显示了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可用于引产,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 3.3 普贝生的安全性 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出现1例轻微的恶心、呕吐,1例宫缩过强,取药后好转。普贝生装有可复性装置。当发生宫缩异常的情况,随时方便取出。另外本试验中普贝生引产的产后2 h出血量与缩宫素点滴引产无显著性差异及无1例新生儿窒息,也体现了其安全性。 综上所述,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优于缩宫素,使用方便,安全,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 Witter FIL.Prostaglanclin E2 preparation for preinduction cervicalr pening clinical.Obstet Gynecol,2000,43:46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