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双下肢水肿55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2-09  浏览次数:393次

  作者:李枝萍,刘军,徐婷婷  作者单位:620010 四川,眉山中铁医院内科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55例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强心利尿药和合理扩血管药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使用5~7d。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66.6%),有效6例(20.0%),总有效率86.7%,其中仅1例有牙龈出血倾向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显效、有效各6例,总有效率60.0%。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的安全有效药物。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顽固性双下肢水肿,慢性心力衰竭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人类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而慢性心力衰竭导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的临床治疗目前尚存在很多困难。现总结我院55例慢性心力衰竭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的住院患者55例。其中男性为38例,女性为17例,年龄60~74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肌病3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所有病例中无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无严重肝肾疾病和相关药物过敏史,均有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在Ⅱ~Ⅲ级间且均有明显双下肢水肿表现,这些病例均在接受治疗前使用过利尿药,但水肿消退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接受治疗前常规做凝血时间、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及血电解质检查。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及常规强心利尿,合理使用扩血管药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使用5~7天,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水肿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

  1.3 监测指标

  用药后分别监测两组的心功能,临床症状与体征,凝血酶原时间。

  1.4 疗效判定

  显效 患者水肿明显改善,水肿完全消退,活动后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有效 水肿有所缓解,较原来减轻但未完全消退。无效 水肿症状无缓解。

  2 结 果

  治疗组中显效20例(66.67%),有效6例(20.00%),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86.70%,其中仅1例有牙龈出血倾向。对照组中显效7例(28.00%),有效8例(32.00%),无效10例(40.00%),总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有效病例停药后随访3个月中仅有2例顽固性双下肢水肿复发,其中1例为感染诱发,另外1例为未按时服药导致高血压控制不佳而复发。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病人的疗效判定见图1。

  3 讨 论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许多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脏功能受损情况,越来越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同时伴随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慢性心力衰竭导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患者往往有血液高凝状态,且体循环系统静脉淤血,外周阻力高,末梢循环差导致心脏负荷加大而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并可能出现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增加了死亡的风险。目前对慢性心力衰竭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的主要治疗目的为抗凝,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末梢循环进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减少各种心衰并发症的出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而这类患者单纯使用扩血管药,强心利尿药后水肿消退不明显。而低分子肝素钙具有降低血液黏度,防止红细胞聚集,改善微血管状态进而达到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减轻体循环阻力的作用[1],其在与扩血管药物,强心利尿药联合运用后对慢性心力衰竭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同时其与肝素相比出现出血的风险明显缩小,安全性高。本研究显示 低分子肝素钙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致顽固性双下肢水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倡导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2004,19(7):403.

  [2] 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