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成功抢救羊水栓塞患者1例

发表时间:2009-12-10  浏览次数:390次

成功抢救羊水栓塞患者1例 作者:许红芳 作者单位:山东临邑,临邑县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羊水栓塞;抢救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1岁。因“停经9+个月阴道流液1+h”以G2P1L1足月临产于2008年11月2日上午10时入院。入院查体:T 37.4 ℃、P 102次/min、R 25次/min、BP 120/70 mm Hg。血常规示:WBC 8.3×109/L 、N 0.72、L 0.28、RBC 4.53×1012/L,Hb 119 g/L,HCT 35.9%,BG“O”RG“+”,PT 13.5 s,TT 8.1 s,APTT 26.7 s,Fib 1.9 g/L,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及,既往无病史可记。产科检查:宫高29 cm,腹围104 cm,宫缩不规,胎心140次/min,ROA,宫口开大1+cm,胎膜破,先露头“-2”。患者入待产室待产。于10时30分开始规律宫缩,于11时20分患者突然全身发冷、寒战,余无不适感,立即测体温36.8 ℃,追问病史,患者述入院前在家破水后遂感发冷,寒战约30 min,入院途中及入院后无任何不适。根据症状及病史,考虑“羊水栓塞”可能性大,立即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复查凝血四项,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0 mg iv,氧化考的松100mg iv、200mg+5%GS 500 ml ivdvip,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等处理,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于11时50分自娩一外观正常女婴,1~5 min Apgar评分均10分,5 min后胎盘胎膜完整娩出,产时出血约100ml。此时凝血四项结果已归:PT 13.7 s,TT 7.8 s,APTT 27.5 s,Fib 1.78 g/L。诊断为羊水栓塞。嘱给予持续导尿,氨茶碱250 mg+5%GS 20 ml iv,706代血浆 500 ml ivdvip,速尿20 mg iv,6-氨基乙酸6 g+5%GS 100 ml中ivdvip,5%SB 150 ml ivdvip等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 2 讨论 羊水栓塞是一种少见且危险的产科并发症。 1926年Meyer作了首例报道,1969年,Liban及Raz报道14例在围生期死亡的病例[1],全身循环系统如肾、肝、脾、胰及脑中均发现鳞形细胞,还有不少报道在患者的血循环中发现了无定形碎片、毳毛及胎脂。因此,学者普遍认为[2]羊水栓塞是羊水中有形物质进入孕产妇血循环所致。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的核心问题是过敏反应,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其主要病因为:宫缩过强、急产、羊膜腔压力高;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剖宫产术中生理、病理性血窦开放是发生的诱因。此患者胎膜早破是发病诱因,因其系G2P1L1,产程进展迅速,于其抢救过程中即顺娩一女婴。抢救羊水栓塞产妇时,若在第一产程,宫口未开或未开全者,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若在第二产程发病,胎先露位于坐骨棘下者,行阴道助产结束分娩,若发生产后大出血,积极处理后仍无法止血者,行子宫切除,减少胎盘剥离面开放的血窦出血。 预防:(1)正确使用缩宫素,严格掌握指征,静滴缩宫素时,必须有专人看守。(2)对孕产妇作阴道及宫颈检查或操作,动作轻柔、准确,避免产道损伤。(3)不在宫缩时人工破膜,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4)在第二产程中,严禁强力按压产妇腹部以迫使胎儿娩出。 【参考文献】 1 庄依亮,李笑,马成斌.病理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08-715. 2 乐杰,谢幸,丰有吉,等.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7-23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