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宫腔填压止血68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10-16  浏览次数:468次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宫腔填压止血68例分析作者:彭继红    作者单位:434400 湖北,石首市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剖宫产术,大出血,宫腔填压止血    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仍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时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石首市妇幼保健院采用纱条填塞宫腔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1991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共行剖宫产术7 549例,平均年龄25.4岁(22~36岁);初产妇7 530例,经产妇19例;平均孕周37周(32~42周)。其中古典式5例,腹膜外术式12例,余7 532例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常规使用预防性宫缩剂,在7 549例剖宫产术中,失血量超过500 ml有389例,出血发生率为5.16%,其中用宫缩剂及手法按摩等无效且失血量≥800 ml者68例(占0.90%)均采用纱条填塞宫腔制止了出血,无一例切除子宫及产妇死亡。    1.2  剖宫产指征  见表1。表1  68例剖宫产指征    1.3  剖宫产术中失血原因及失血量  以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胎盘剥离面出血最为多见,占大出血总数的47.06%(32/68),其原发疾病均为前置胎盘;其次为单纯子宫收缩乏力,占总数的36.76%(25/68),其发病原因为巨大胎儿12例,双胎5例,产程延长4例,羊水过多及胎盘早剥各2例,第三为胎盘因素11例(占16.18%)为胎盘黏连手术剥离后出血,出血量均≥800 ml,平均失血量为(1 040±120)ml,失血量最多4 000 ml,68例中伴失血性休克有8例,占总数的11.76%,其出血与失血量多及出血较急有关,对休克病例均采用输血、输液等抗休克处理平均输血(720±90)ml。    1.4  堵塞纱条指征  凡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出血,用手法按摩及注射宫缩剂无效者,包括子宫壁及静脉给药,当流血达800 ml,即可采用纱条堵塞,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胎盘附着部位出血,可先用铬制肠线对开放血窦出血处做“8”字黏肌层缝合,局部可喷洒凝血酶,以利止血。然后再填塞纱条,纱条为本院制作的宽3 cm,厚为3层纱条,长100 cm的无菌纱布条,将纱布条用消毒液碘伏浸透挤干后,用卵圆钳夹住纱布条一端,从子宫切口置入宫腔,自宫底起自左至右折叠堵塞,不留空隙,当接近子宫颈口处,充分估计还需用纱布条长度,剪断纱条,将尾端从宫颈口送入阴道约2~3 cm,然后更换卵圆钳将剩余纱布条充分填塞子宫下段。对前置胎盘剥离面出血高精尖可分两段堵塞,先用一条纱布条经子宫切口通过子宫颈口送入阴道,自下而上充填子宫下段至子宫切口处,另一条纱条充填宫腔至子宫切口处,两纱布条会合后,剪掉多余部分将两端用丝线缝结,观察出血情况无活动出血即缝合子宫切口手术后24 h内经阴道取出纱条,本组病例纱条平均留置时间为20 h 40 min,取纱条前用催产素20 u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促进子宫收缩。    1.5  术后并发症  术后均常规予以抗生素治疗,选用青霉素及甲硝唑静滴,或头孢拉定及甲硝唑静滴,本组有18例出现术后病率,占26.47%,继续抗感染治疗,体温均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日期为(9.00±0.85)天,产后42天来院随访59例,子宫复旧良好,无一例产褥期子宫出血或血栓性静脉炎。2  讨论    (1)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一直被视为棘手的问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法按摩子宫及给予宫缩剂,无效者用肠线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最后被迫行子宫切除术。近年来,科学研究证明子宫不单纯是激素的靶器官,而本身也产生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及激素,如前列腺素、松弛素、泌乳素等,参与许多生殖生理变化。如将子宫切除,即使保留卵巢也比子宫完整的正常妇女冠心病发病率高3.3倍[1]。因此,对于生育年龄女性设法保留子宫尤为重要。(2)子宫腔填塞纱条是制止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良好方法。剖宫产术中堵塞纱条止血方法。早已有报道,其缺点是引起感染[2]。本文选用碘伏纱布条堵塞宫腔,既保持了纱条压迫止血的长处,又通过碘伏这一强效广谱消毒液抑制和防止细菌繁殖,能有效地预防感染。本文处理68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最多失血量4 000 ml,全部成功,无一例子宫切除或产妇死亡。【参考文献】  1 蔡斐茜,孙宝洁,韩克.绝经前切除子宫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全国妇产科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学术研讨会汇编,1990,15.  2 刘棣临.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防治.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0,6(1):2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