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17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3  浏览次数:584次

作者:付金荣,于小平

作者单位:261041 山东潍坊,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是妇产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如诊治不及时,可导致盆腔静脉炎或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001~2006年手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病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17例,年龄26~55岁。其中妇科手术14例,均为子宫切除术。14例中子宫肌瘤大于3个月妊娠子宫8例;子宫癌(肥胖者)2例;4例合并贫血,手术前或手术中给予输血。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血生化检查均正常值(含血凝4项)。产科3例,均剖宫产术后发病。术后常规静脉滴注青霉素或(和)甲硝唑5~7天。

    1.2  临床表现  15例发生在术后3~7天,2例发生术后10~15天。左下肢发病16例,右下肢1例。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局部发热。下肢用力时局部疼痛明显。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37.5 ℃~38.5 ℃。血象升高。

    1.3  治疗方法  应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静脉滴注每日1次,7~8天。肠溶阿司匹林25 mg,3次/d,8天1个疗程。局部热敷或加用微波热疗。热疗隔天1次,共3次。可内服中药。

    1.4  治疗效果  17例经治疗后,1个疗程痊愈15例,2个疗程痊愈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出血及肺血栓形成。

    2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成分、血管壁结构的改变和血流减慢等因素所致。

    促使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1)血流缓慢;(2)血液凝固性增高;(3)静脉壁的损伤。术后长期卧床促使下肢静脉内血流缓慢。手术引起大量组织破坏、肿瘤组织的分解及脱水。这些均可致血液浓缩,造成血液凝固性增高[1]。手术感染常致静脉壁的损伤。17例患者中均为手术后卧床时间较长。8例肿瘤组织大。加之术前进食,术中术后补液不足。术后进食少等导致下肢血栓形成。

    本组左下肢高于右下肢,是因为左髂总动脉交叉左髂静脉之上,引起左下肢内血流缓所致。

    从以上分析提示:妇科手术应操作轻柔,尽量减少组织的损伤和对血管的刺激,区别是哪些肿瘤大、同时合并贫血的患者,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术后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并及时纠正脱水。术后尽量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主要措施,对年龄在45岁以上的患者可常规术后给低分子右旋糖酐3~5天,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对哪些肿瘤较大,同时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