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734次

作者:郑海芬 作者单位:158100 鸡西 黑龙江鸡西矿业集 团总医院超声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患者经病理证 实的子宫内膜常见病变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内膜的主要病变:内 膜增生过长、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二维图像和彩色血流均有显著特征。结论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是一种简便、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彩超检查; 病变

    我们通过对60例子宫内膜常见病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发现经 阴道彩超是子宫内膜病变有效的诊断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 者,年龄28~74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经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HDI3000和PHILIPSIU22彩超仪,阴道探头频 率5~9 MHz,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必要时臀部垫高,探头表面涂耦合剂,套上避孕套 隔离,缓慢进入阴道窟窿部对子宫进行纵、横及多切面扫查。主要观查宫腔内膜厚度、有无 异常团块、团块与内膜及宫壁的关系、有无宫腔积液,然后观查内膜及团块血流情况,并测 量多普勒频谱的血流参数,采集图像并记录保存。

    2  结果

    子宫内膜病变主要见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4种疾病 。其中,内膜增生19例,内膜息肉17例,粘膜下肌瘤14例,内膜癌10例。声像图表现各有特 点,内膜增生过长:内膜对称性增厚回声稍强,与肌层分界清晰,内可伴有小的无回声区, 强回声的宫腔线居中,内可见数条增粗但走行规则的血流信号,平均RI为0.62;内膜息肉: 来自一侧内膜的强回声隆起或团块,较大的夹杂小圆形无回声,其表面宫腔分离,根部有增 粗的血管进入,内部为短棒状或点状血流信号,平均RI为0.57;粘膜下小肌瘤:肌瘤有球体 感较内膜息肉明显,且多呈均质低回声,突入宫腔,与表面强回声的内膜界线清晰,肌瘤内 的血流呈环状分布,平均RI为0.56;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局部或大面积不规则增厚,回声 不均,强回声基础上夹杂低回声或无回声,增厚的内膜与肌层界线不清,严重者侵及宫壁, 可伴有宫腔积液,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有异常增粗的血管,走行紊乱,阻力指数低,平均 RI为0.38。

    3  讨论

    经阴道探头具有频率高、与子宫贴近、不受肠道气体干扰等优点,因此内膜情况显示最理 想。由于这4种内膜常见病的病变部位、范围和血供基础的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声像图特 征。如内膜增生过长,不论增生轻重,内膜与肌层的界线清晰,而且两层之间有宫腔线分隔 。另外,内膜的增生是均匀一致的,其内的血流走行也是规则的;内膜息肉是内膜局部的 增生隆起,不管多大都与一侧内膜关系密切,与对侧内膜间有宫腔线分隔,它的血供来 自起始部,即由息肉的根部延伸进入,增粗的血管到内部呈星点状分布;粘膜下肌瘤来自内 膜下,表面有内膜覆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虽然形态与内膜息肉相似,但回声强度不同。息 肉为强回声,粘膜下肌瘤为低回声,而且肌瘤内的血流与壁间肌瘤相似,多在周边环绕;子 宫内膜癌是局部内膜的异常增生,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肌层受侵时异常回声达肌层, 常伴有宫腔积液, 新生血管是肿瘤生长的主要特征,而且肿瘤的新生血管缺乏肌性成分,大 量动静脉吻合,阻力指数低,所以彩色多普勒显示异常回声区血流丰富,阻力指数低,与上 述三种良性病变差异显著。子宫内膜增厚性病变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不调或 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以往首选检查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它的缺点是有创检查,并存在一定 的并发症及危险性,还有假阴性的可能。经腹超声对内膜的小病变显示不满意,而经阴道彩 超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再作有创检查。

【参考文献】  1 常才,主编.经阴道超声诊断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

2 谢晴,雷小莹,薛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华超 声影像学杂志,2001,10(9):563564.

3 颜苹,高春燕.子宫粘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检查.临床超声 医学杂志,2006,8(1):21621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