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的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669次

作者:陈桂玲,李慧敏,萧丽红

【关键词】  妇科

    成熟畸胎瘤属良性肿瘤,又称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10%~20%,占生殖细胞肿瘤85%~97%,占畸胎瘤95%以上。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多为单侧,双侧仅占10%~17%[1]。2003年3月~2005年12月本院应用腹腔镜对卵巢良性畸胎瘤进行手术共8例。本文就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的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患者,年龄25~48岁,平均36.5岁,均有生育史,有剖宫产手术史2例,其中双侧卵巢畸胎瘤2例,术前常规行妇科三合诊检查、B超检查,必要时腹部平片检查,8例均无手术禁忌证,肿瘤直径4~8cm。

    1.2  手术方法  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7天,以减少手术中出血。术前1h静推头孢他啶1.5g。

    1.2.1  麻醉  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1.2.2  体位  采用平卧位,术中取头低臀高仰卧位,不放举宫器,术前置尿管开放。

    1.2.3  手术步骤  于脐轮切开皮肤10mm,气腹针穿刺,确定进入腹腔后,以CO2气体形成气腹,气腹压力设定为13mmHg。沿此孔刺入10mm套管针。由此套管置入腹腔镜,电视腹腔镜监视下,在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处,分别行5mm,10mm Trocar穿刺,置入套管为器械操作孔。

    1.2.4  术前镜下评估  先观察上腹部横膈和肝脏,腹膜表面和大网膜,然后将病人置头低位检查盆腔器官,特别是双侧卵巢,对有盆腔粘连者先行粘连分解术。对年轻患者,尽量保留卵巢功能。直径5mm大小的卵巢良性畸胎瘤,先在卵巢门对侧切开卵巢皮质,用5mm抓钳抓住囊肿被膜,剪刀剪开囊肿被膜,长度以剥出囊肿的大小而定,用剥橘子皮方法进行分离,分离到囊肿基底部可见从卵巢门而来的血管供应,用双极电凝切断后完整地将囊肿从卵巢中分离出来。修剪多余的卵巢皮质,卵巢囊肿剥离面内凝止血,卵巢切口可以不缝合,若卵巢囊肿剥离面较大,需缝合1~2针修复卵巢,缝合处涂透明质酸钠以防止术后粘连。对直径6~8cm大小的良性畸胎瘤,因所剩余正常卵巢组织较少,可用内套圈套扎卵巢固有韧带2次,在距套扎部位1~1.5cm的部位切断蒂部。在处置之前先穿刺吸出部分囊液使囊肿体积缩小后再套扎。如采用电凝切断法,骨盆漏斗韧带的电凝必须紧靠卵巢部位钳夹血管,用双极电凝,待电凝过程无蒸汽产生现象,提示组织完全干燥时方可剪断[2]。用抓钳提起囊肿放入自制的7.5寸无菌硅胶手套内,收紧袋口拖入套管内一起拉到腹部切口处。用剪刀经腹部切口伸入标本袋内将囊肿开窗,用吸引器吸净囊液,内容物缩小后,将标本袋从腹腔内拉出,组织物送病检。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无1例中转开腹,因良性畸胎瘤10%~17%为双侧,对侧卵巢必须仔细探查辨认,术中发现2例为双侧畸胎瘤,同时予以切除。术中3例剥离时不慎破裂,此时必须用温热林格氏液灌洗盆腔,使脂肪乳化便于吸引器吸引干净。必须将盆腔内较厚的油脂和毛发清除干净,以防止发生化学性腹膜炎及包裹性肉芽肿。平均手术时间55min,出血甚少或几乎无出血。

    2.2  术后情况  术后最高体温37.8℃,第2天恢复正常,术后6~12h下床活动,术后酌情给予抗生素,抗生素不作为常规使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不足24h,术后3~4天康复出院。穿刺口皮肤均甲级愈合。术后病理切片均为良性畸胎瘤。

    3  讨论

    3.1  腹腔镜手术在卵巢良性畸胎瘤的价值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3.2  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腹腔镜下典型的卵巢良性畸胎瘤呈灰白色。笔者认为囊肿直径<8cm为好。>8cm的畸胎瘤,囊壁较薄容易破裂,囊内粘稠的油脂和毛发外溢,处理起来较费时;另外,过大的囊肿,难以拖出腹腔外,两者都可使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常规检查对侧卵巢是必须步骤之一,<3cm的卵巢畸胎瘤在镜下并非呈灰白色,需穿刺确诊。本文2例对侧卵巢畸胎瘤<3cm,在镜下很难分辨。双极电凝肿瘤基底部的血管是手术中止血的关键,必须先电凝基底部血管,再将囊肿与卵巢完全分离。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切除术成功与否,应视畸胎瘤的大小,与周围组织是否有粘连有关。另外,手术的成功与否还与术者对腹腔镜手术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手术器械配置是否完善等综合因素有关,只要病例选择恰当,术者有较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3.

    2  林全芳,冯缵冲,丁爱华.实用妇科内镜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4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