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结合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炎74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26 浏览次数:577次
作者 单位
杨敏 黑龙江省七煤医疗中心朝阳医院,154600
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按照病程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子宫内膜炎主要为细菌感染,感染细菌的种类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厌氧菌,此外还有淋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病、高发病,医院在做相关检查的时候一般都借助B超来精确定位,通过B超观察患者病灶,从而得出科学的医疗依据。本文对2005年4月~2009年4月在我院应诊病人中,经B超影像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的74例病人,结合临床体征和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总结。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74例均有宫腔操作、妊娠分娩及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等病史。74例患者中月经紊乱26例,流产后22例,中引后14例,足月分娩产后12例。
1.2临床体征
自然流产、药物流产及人流术后22例,表现于胚胎清除后3~4周阴道流血淋漓不尽。另月经紊乱经期延长26例,阴道流血时间最长46d,最短19d,平均32.5d。经期后阴道血性或淡黄色分泌物仍较多。两组共48例,均伴有下腹坠胀隐痛,腰骶部腹痛等不适。双合诊无明显子宫增大,有轻度宫体压痛者23例,占47.925%。中引及足月分娩产后26例,均在产后1~2周出现恶露量增多,混浊有味,伴下坠、腰酸、子宫底部有压痛。
2 B超所见
子宫内膜肿胀、苍白。B超表现分两类,第一类41例,占55.41%,子宫均匀性略增大或大小正常,内部回声基本正常,内膜线不规则增粗,略增强一直延续到宫口处,内膜线分离可见一条暗带,子宫后穹窿有时可见少量积液。第二类33例,占44.59%,可见子宫均匀性增大,内部回声欠均匀,内膜线不规则增粗、增强,延续到宫口处,内膜组织充血、水肿,多核细胞及圆形细胞浸润,部分还可见内膜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及止血等对症处理后,均在2周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B超,暗带消失,内膜线恢复正常。镜下检查:内膜间质内有很多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值得指出的是,较多的浆细胞出现对诊断极为重要。炎症时间较久者可见纤维母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呈现血管壁厚、硬化,有时有钙化。病变严重时局部有溃疡形成。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应注意有否绒毛、蜕膜等存在,特别是流产较久,绒毛可高度化,甚至找不到绒毛,但常在血管的周围可找到散在的片块状蜕膜组织。
3 讨论
数码电子阴道镜系统独特的数码成像技术为临床诊断引进全新的概念。可以放大图像的形式,并在显示器上直接显示出特定的病灶部位(放大10~30倍),同时配有标准图谱参照系统,从而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能准确诊断女性内生殖器病变,清晰观察卵泡发育,辅助各种体外助孕技术,开展微创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检查;子宫内膜炎的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慢性输卵管炎及慢性盆腔炎的检查;输卵管粘连、积水的检查;宫外孕的检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查;卵巢早衰的检查;监测卵泡发育;B超引导下吸取卵子;B超观察胚胎生长发育。
子宫内膜炎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病因可有下列几种:分娩及流产时早破水,宫腔内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及产后恶露和血块潴留,致原存在于阴道颈管内的病原菌上行感染。宫腔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或经期性交及不卫生致上行感染。月经紊乱,内膜修复迟缓致阴道流血淋漓不断。上述原因均可使宫腔内血块在为细菌良好的滋生地,故易发生感染。
子宫内膜炎的声像学特征:内膜线存在;可见病变的内膜线增粗,内见一条暗带,延续致宫口上。声像图所见的内膜间一条暗带,从病理学方面来看,可能和炎性内膜的充血、水肿有关。本组病例诊断临床效果均符合B超声像学诊断。
子宫内膜炎系妇女常见、多发病,但往往又易被临床医生所忽略,尤其是对体征不明显者,双合诊可无明显异常发现。有人在1000例功血病人中病理组织检查发现11%为子宫内膜炎。部分轻度子宫内膜炎如治疗必及时,病菌不通过直接浸润淋巴管及血管播散感染深层的子宫肌层,特别是子宫内膜炎做为产褥期感染最常见的一种,当病菌毒性强,而产妇抵抗力又弱时,细菌可迅速通过局部组织深入子宫肌层并向外扩散,严重者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等。所以对此病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目前,由于B超影响的普及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以致能在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初期所期有所认识,并加以重视,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总而言之,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诊断技术,可反复施行,能迅速并较为准确的做出诊断。总而言之,应用腹部或经阴道B超,可检查子宫和附件的情况、形态位置、有无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和输卵管肿瘤、子宫肌瘤等。对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和黄体的发育,应结合基础体温曲线定期作系统性观察,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B超通过超声波来对子宫内部进行扫描,确定癌变位置、大小、扩散程度,一般诊断成功率高达80%-83%,同时,B超结合UICC检查分期方法对患者来说,减少了盲目进行手术,对于临床医学也具有很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