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14 浏览次数:677次
在小儿输液治疗是常用的治疗小儿疾病时的给药途径,而在输液中选择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输液方式,减轻的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减少了针刺次数,减轻了患儿痛苦。但在应用小儿静脉留置针时可产生相关并发症。本文选择我院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住院患儿1 000例,上述患儿在治疗期间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均为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选择上述患儿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凝血障碍性疾病患儿、出血性疾病患儿。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0例,男271例,女229例,年龄40~3.4岁。对照组患儿500例,男268例,女232例,年龄35~3.2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均为24G静脉留置针,采用3M透明敷贴固定,每隔3天更换敷贴并对其局部皮肤实施消毒。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①首先向患儿家长进行静脉留置针方面的知识教育,让患儿家长了解静脉留置针的常规知识和优点,并让患儿及患儿了解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防护指征。在应用静脉留置针时,禁止戴帽子,避免穿套头上衣,如果在患儿的颞部或者而后应用静脉留置针,嘱咐患儿侧卧位,避免静脉留置针受压。②在使用手足静脉留置针时,在实施穿刺以前嘱咐患儿穿宽大衣服,穿刺过后要用宽纱布带包裹或者佩戴手套等;在患儿的内踝处应用静脉留置针时,要嘱咐患儿取仰卧位,两腿之间要放置枕头等隔离物,避免两腿相互碰触[1-2]。③更换衣物时,要护好静脉留置针,避免因衣服等拉脱。下肢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要避免小便大便等对其污染,避免过分跑动,避免回血过多导致管道堵塞。④在对患儿洗澡清洗时,避免静脉留置接触到水,保持静脉留置针处局部清洁干燥,注意小儿的穿衣,避免出汗,出汗过多容易导致敷贴下出现汗疹或者导致敷贴容易脱落。⑤在应用过程中,让家长学会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红肿、是否有硬结、是否有渗血、是否有渗液等,一旦发现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失败情况,观察发生静脉炎、无意拉出、液体外渗、堵管等发生情况,记录静脉留置针应用失败总数。调查家长对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满意情况,分为满意接受及不满意不接受。
1.4统计学处理:两组所得静脉留置针失败等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失败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无意拉出3例、外渗4例、堵管0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4例、无意拉出12例、外渗8例、堵管7例。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的满意接受情况:观察组患儿中8例家长对静脉留置针不满意不接受;对照组患儿中29例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不满意不接受,所占比例分别为1.6%和5.8%;观察组患儿家长不满意不接受静脉留置针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较为广泛。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后可连续应用其输液,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常规输液时对患儿多次穿刺等弊端,减少了患儿痛苦。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以做到及时给药,保证为重患儿输液需要。但是在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存在失败情况,如静脉炎、无意拉出、液体外渗、堵管等,上述失败原因较为常见,为了减少留置失败的发生率,有效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2-3]。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对静脉留置针满意接受情况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有助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实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4参考文献
[1]蒋冠华.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体会[J].全科护理,2009,7(12):3136.
[2]熊国英.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穿刺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3):5.
[3]潘红霞.静脉留置针透明敷帖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0,31(12):1720.
[4]叶伟英.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2):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