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丙种球蛋白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抗感染能力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4-02-10  浏览次数:574次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一般指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其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往往不完全。与足月儿相比,免疫系统的发育尤未成熟,对感染抵抗力较低,生活能力差,并发症较多[1],是NICU的主要收治对象。近些年来临床常将预防性应用人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作为提高VLBWI被动免疫能力的常规方法,以期降低VLBWI住院期间的感染率。为进一步探讨预防性应用丙种球蛋白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抗感染能力的影响,明确用药指征,故进行本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在我院分娩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9例,其中男36例,女33例;出生体重为(1198±225)g;出生时平均孕周(28±2.6);产妇产前均使用激素类药物1个疗程;出生后观察3天,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感染性疾病可能。基础治疗和护理方案相同,对于常见的呼吸困难者经确诊为NRDS即给予固尔舒200mg/kg气管内滴入治疗,尽早撤机,3天内改无创NIPPV治疗。按照应用人丙种免疫球蛋白的情况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组[静脉注射IVIG400mg/(kg· 次)]、大剂量组[静脉注射IVI1000mg/(kg·次)]以及对照组(不使用IVIG),每组各23例。三组性别、体重、出生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用药和观察方法:各组用药剂量如上所述。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于出生后3d、7d、10d各注射1次IVIG(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70027,2.5g/瓶),观察各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的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观察时间持续30d。在此期间分别于第7天和第30天采取静脉血测定CD3+、CD3+CD4+、CD3+CD8+和CD3+CD4+/CD3+CD8+数值。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情况:对照组:11例发生感染,包括7例败血症,3例肺炎,1例肠炎。小剂量丙球组11例发生感染,包括6例败血症,5例肺炎。大剂量丙球组10例发生感染,包括6例败血症,3例肺炎,1例泌尿道感染。三组在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或大剂量预防性注射人丙种免疫球蛋白均不能减少VLBWI的感染机会(P>0.05)。详见表1。2.2 三组在用药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所用丙种球蛋白为注射用人丙种免疫球蛋白制剂,有补充抗体和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多种细菌、病毒的抗感染能力。免疫球蛋白由B细胞产生,是免疫系统主要的效应分子,能与特异性抗原起反应,起识别、清除抗原和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多不是足月产,不仅自身免疫器官发育不成熟,而且经胎盘转运的母体抗体也不足,导致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低,容易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往往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多有常规预防性应用丙种球蛋白试图降低VLBWI感染率的做法,但屡遭质疑。在本组资料中笔者观察到三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期间感染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机体内T细胞亚群比例也无明显变化,因此认为:预防性应用丙种球蛋白,无论是小剂量还是大剂量,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抗感染能力均无改善作用,这与一些同行的观察结果基本一致[2-3]。笔者建议临床重视用药指征,避免丙种球蛋白的滥用。

4 参考文献

[1] 于翠香.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2):40.

[2] 谢淑霞,靳冬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6):42.

[3] 赵 勇,王淮燕,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在早产极低体重儿治疗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6.

[收稿日期:2013-11-11 编校:潘宏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