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例抢救治疗回顾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4  浏览次数:698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刘廷亮  477150 河南 周口,河南省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手足口病是新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高,危重患儿多,病死率高,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在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均有流行或爆发[1,2]。其传染性强,主要表现为发热、出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为流行高峰。EV71感染病情表现凶险,除有手足口病的表现外,更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脊髓灰质样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3]。自200803安徽阜阳市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周口市陆续出现手足口病流行,现将200806/12周口市中心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抢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6/12周口市中心医院传染科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岁9例,~2岁6例,~3岁3例,~5岁1例,平均1.6岁;农村15例,城市4例;自发病到出现重症表现时间1~5 d,平均2.8 d。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版)[4]中手足口病重症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手足口病重症诊断标准;(2)年龄3个月至14岁;(3)家属知情同意并配合医生调研者。

1.4 排除标准

伴有原发性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1.5.1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保持安静,限制活动,加强营养,多饮水,易消化饮食,积极控制体温等。

1.5.2 呼吸支持治疗

呼吸节律改变和面色青紫、苍白,及早给予呼吸支持治疗,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治疗。

1.5.3 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干扰素针3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5~7 d;重症者给予丙种球蛋白400 mg/(kg?d),3~5 d,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冲击治疗3 d后,维持用药1周,应用头孢他啶10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抗感染,根据病情分别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心肌和血管活性药(多巴胺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1.6 观察指标

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在疫情期发病。全部病例均以发热起病,轻中度发热12例,高热7例;伴有典型手足口和(或)臀部疱疹10例,皮疹不典型者9例;精神差及阵发烦躁17例;呼吸急促或呼吸节律改变16例;肢体无力5例;面色青紫13例;面色苍白3例;双肺闻及湿啰音15例;肺出血表现者9例;心动过速13例;血压降低、末梢循环障碍16例。

2.2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14例,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血糖增高15例;乳酸脱氢酶增高17例,肌酸激酶增高5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9例;C反应蛋白增高10例;送检脑积液13例,11例脑脊液异常改变。(2)胸部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多增粗3例,双肺可见点片状、大片状高密度影16例。

2.3 治疗转归

14例治愈,4例死亡,1例因多种原因放弃治疗。

3 讨论

本研究中19例患儿临床特点为:多发于婴幼儿,起病急,进展快,发热出疹,继之易惊,精神差,肢体活动障碍,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心动过速,血压改变,意识障碍及肺出血表现。X线胸片呈点片状、大片状阴影甚至是云絮状阴影改变。病情进展的机制可能是EV71引起脑干损伤,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失衡,呈兴奋状态,释放大量肾上腺素能递质,引起广泛性周围血管收缩,使体循环血液大量转移到肺循环,回心血量增加,右心排血量增大,右心房终末正压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5],即神经源性肺水肿。有文献报道,高血糖、白细胞升高和肢体软弱是EV71感染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其中高血糖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6],而本研究19例中,血糖增高15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14例,肢体无力5例。

由EV71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应及早给予呼吸支持。除此之外要综合治疗:(1)快速有效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2)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以达到抗炎、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促进肺水肿吸收,同时激素协同脱水剂更有效缓解脑水肿,阻断肺水肿脑水肿恶性循环;(3)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能中和病毒抗体,阻止病毒复制,清除体内病毒,并有免疫封闭作用;(4)抗感染治疗,利巴韦林有广谱抗病毒作用,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程的延长,呼吸机的应用等诸多因素,并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应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效改善微循环;(6)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维持水电解酸碱平衡,控制体温等。

经过积极治疗,多数病例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改善至痊愈,有少量病例病情发展迅速,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通过本组19例患儿救治过程,笔者体会到,严密观察病情及早预料和发现危重征象,尽早解决肺水肿和脑水肿,及时给予呼吸支持、机械通气及应用激素,改善微循环等,是有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Chang LY,King CC,Hsu KH,et al.Risk factor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and associated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erpangina in children during an epidemic in Taiwan[J].Pediatrics,2002,109(6):e88.

[2] Shah VA,Chong CY,Chan KP,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utbreak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ingapore[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3,32(3):381387.

[3] Chang LY,Lin TY,Hsu KH,et al.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of pulmonary oedema after enterovirus-71-related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J].Lancet,1999,354(9191):1682168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J].中国乡村医药,2008,15(6):56.

[5] 邝贺龄,李溢煊.内科急诊治疗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7108.

[6] 王中林.肠道病毒71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28(6):311313.

生研界微信
生研界移动端
生研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