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6例临床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30  浏览次数:561次

  作者:吕亚清,夏波,宋文奇,高祥文  作者单位:湖北 应城,应城市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方法 分析56例IM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发病年龄小于7岁者44例(78.6%);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共50例(89.3%);具有典型临床表现36例(64.3%);其中发热占92.9%,咽峡炎占96.4%,淋巴结肿大占100%,肝脏肿大占42.9%,脾脏肿大占50%;并发症46例(82.1%);以肝脏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AL)≥10% 52例(92.9%);玻片凝集法测定嗜异性抗体阳性45例(80.4%);48例做了EB-VCA-IgM检测,阳性37例(77.1%)。结论 临床上疑似IM诊断时,应尽量多次检查外周血常规AL,做好嗜异凝集试验和EB-VCA-IgM检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临床误诊与漏诊。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病; 病毒感染; 并发症;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本病在儿科有逐年增多趋势,多数预后良好,极少数可合并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由于病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容易误诊与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减少误诊与漏诊。现将本院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56例儿童IM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01/201012应城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56例IM患儿,其中男36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8∶1;年龄1~12岁,其中1~3岁8例,~7岁36例,~12岁12例。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IM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IM诊断标准;(2)年龄1~12岁。

  1.4 排除标准

  病例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

  除急性期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外,全部病例均给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并发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和心肌受损者予护肝和营养心肌治疗。

  1.6 观察指标

  对所有病例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咽峡炎症状体征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肝功能,外周血变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特异性血清学抗衣壳抗原抗体(VCA)IgM及IgG抗体,血嗜异凝集反应进行检查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季节

  56例中春季发病5例(8.9%),夏季26例(46.4%),秋季24例(42.9%),冬季1例(1.8%),夏秋季共50例(89.3%)。

  2.2 临床特征

  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有36例(64.3%)。发热52例(92.9%),热型常不固定,多为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56例(100.0%),5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双侧41例、单侧12例,2例腋下淋巴结肿大,1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咽峡炎54例(96.4%),其中42例扁桃体上有灰白色膜状渗出物;脾脏大28例(50.0%);肝脏大24例(42.9%);单纯眼睑浮肿12例(21.4%);鼻塞及张口呼吸10例(17.9%);皮疹6例(10.7%),多为红色粟粒疹和斑丘疹;黄疸5例(8.9%),为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

  2.3 并发症

  56病例中46例出现并发症(82.1%)。呼吸系统并发症20例(35.7%),其中支气管炎10例,支气管肺炎7例,胸膜炎3例,胸腔积液1例,其中1例肺炎合并胸膜炎;消化系统并发症4例,消化道出血1例,腹痛3例;泌尿系统肾功能轻度损害1例;神经系统头痛头晕4例;血液系统10例,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贫血8例;循环系统5例,主要为出现心悸、ECG异常,表现为窦性心功过速,ST段轻度下移;单纯眼睑水肿12例。累及1个系统者30例(53.6%),以肝脏受累多见;累及2个系统者16例(28.6%);累及3个系统者1例(1.8%)。

  2.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0×109/L 3例(5.4%),10~20×109/L 48例(85.7%),>20×109/L 5例(8.9%);49例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占87.5%。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AL)<10% 4例(7.1%),10%~20% 46例(82.2%),>20% 6例(10.7%),最高达58%。全部病例均行肝功能、心肌酶谱、血沉、C反应蛋白检查。肝功能异常32例(57.1%),谷丙转氨酶(ALT)升高24例(42.9%),谷草转氨酶(AST)升高26例(46.4%),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2例(21.4%),有2例LDH>800 IU/L;16例心肌酶谱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占28.6%;40例血沉增快,占71.4%,最高86.6 mm/h;35例C反应蛋白升高,占62.5%,多为轻度增高。嗜异凝聚抗体(玻片凝集法)阳性45例(80.4%)。由于条件限制,仅后4年的48例做了EB-VCA-IgM检测(均送武汉检验中心),阳性37例,占77.1%。

  2.5 治疗与转归

  经治疗56例全部临床治愈,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IM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呈急性或亚急性过程,病程多为自限性。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为主。其病变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在机体处于不同的免疫状态下,感染EB病毒会有各不相同的临床表现,因此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且首发症状也各不相同,易导致误诊漏诊。有报道误诊率可高达30%[2]。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儿童IM的发病高峰年龄在2~6岁,可能与发展中国家卫生经济状况较差,EB病毒易于经呼吸道传播有关,而发达国家IM则多见于青少年,发病高峰年龄在10~20岁[3,4]。本研究7岁以下占78.6%,与文献报道一致[5]。IM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6],但文献报道各不相同,多数报道发病高峰在夏秋季、秋季和春季。本研究发病高峰在夏秋季,占89.3%,考虑本地区在中国属偏南方地区,与有关报道南方地区发病高峰在夏秋季相同[7]。

  本研究36例(占64.3%)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三联征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发热占92.9%,咽峡炎占96.4%,淋巴结肿大占100%,肝脏肿大占42.9%,脾脏肿大占50.0%;另外单纯眼睑浮肿占21.4%,鼻塞张口呼吸占17.9%。值得注意的是IM引起的眼睑浮肿并非肾脏损害导致,而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压迫,使静脉淋巴回流受限所致。本研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8.3%,尤以肝脏损害多见,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肝功能变化主要以ALT、AST、LDH升高最常见,其中ALT、AST升高以轻中度为主,但病例恢复较快,预后良好;LDH>800 IU/L的2例病情均较重,住院时间较长。目前认为虽然LDH变化对于IM缺乏特异性,但有可能作为判断组织细胞破坏程度及病情严重性的指标之一[8]。另外本研究心肌酶谱中CK-MB升高16例,占28.6%,说明部分IM患儿并发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所以对IM患儿应常规检测心肌酶谱,以便及早发现心肌损伤,及时治疗。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对于IM的诊断EB-VCA-IgM阳性最有价值,是最具有特异性的免疫学指标,它反映EB病毒近期感染,急性期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并且对嗜异凝集试验可起到弥补作用;而AL检查为一种简便有效的筛查手段,对IM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AL增高程度与IM病情及预后无关;另外嗜异凝集试验阳性对IM有一定诊断价值,因其有较强特异性,阳性率较高。值得说明的是AL一般在病后3 d出现,第1周逐渐增多,第2~3周达高峰;因此根据AL变化情况,在诊断IM时应反复多次检查外周血常规AL比例,特别是在发病1~3周AL比例增高更明显,故不能单靠一次或几次AL<10%而否定IM的诊断;而嗜异性抗体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变化较大,若检测为阴性时应注意复查。本研究中56例全部检测AL和用玻片凝集法测定嗜异性抗体,检测AL≥10%的占92.9%;测定嗜异性抗体阳性的占80.4%;48例做了EB-VCA-IgM检测,其中阳性占77.1%;说明这3项主要检查在IM患儿中阳性率均很高。因此,临床上疑似IM诊断时,应尽量多次检查外周血常规AL,做好嗜异凝集试验和EB-VCA-IgM检测。

  文献报道EB病毒相关疾病包括EB病毒侵袭性疾病和免疫反应所造成的疾病[9]。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几乎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包括有心肌炎、肝炎、过敏性紫癜、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呼吸道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充分证明EB病毒感染与人类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这些疾病有些是IM的原发表现,有些是并发症表现,因此诊断IM时,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特别是EB-VCA-IgM、AL以及嗜异性抗体的检测,综合判断,提高对本病认识与诊断,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4.

  [2] Kasahara Y, Yachie A.Cell type specific infec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EBV)in 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pho histiocytosis and 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02,44(3):283294.

  [3] Papesch M, Watkins R.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J].Clin Otolaryngol Allied Sci,2001,26(1):38.

  [4] Anderson J.An overiew of Epstein-Barr virus form discovery to future direction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J].Herpes,2000,7(3):7682.

  [5] 闫军,张芹.6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7):626627.

  [6] 吕洁,金莲花,孙景辉,等.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的关系:附312例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6):518521.

  [7] 岑丹阳,陈纯,薛红漫.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38例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4):594596.

  [8] 朱易萍,高举,杜惠容,等.19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1):902903.

  [9] Ohga S, Nomura A, Takada H, et al.Immunological aspects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02,44(3):20321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