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治疗双下肢障碍较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6-19 浏览次数:547次
作者:李敬满,孙素真,杨花芳,施荣富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
【关键词】 早期干预;双下肢障碍较重;痉挛型脑瘫
痉挛型脑瘫是脑瘫患儿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脑瘫患儿1/2(50.43%),主要有牵张反射亢进、持续性肌紧张引起运动功能障碍两个特征[1]。我院对70例痉挛型双下肢障碍较重的脑瘫患儿,进行早发现、早干预,尽早让患儿体验下肢交替步行的感觉,预防出现下肢交叉和步行时的剪刀步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患儿将来的站立和行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至2008年年在我院神经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的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其中男50例,女20例;年龄3~12月,70例脑瘫患儿的诊断与分型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制定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 [2]。
1.2 方法
1.2.1 腹支撑训练:患儿取俯卧位 治疗师用手控制骨盆使髋关节伸展,双上肢伸展到背后,治疗师用手支撑患儿的上臂或肩部,使肩胛骨内收、躯干后伸,此时治疗师可用指尖刺激双侧肩胛骨中间部位或骶棘肌诱发患儿抬头和腹支撑,获得头部稳定和腰背肌控制能力训练[3]。
1.2.2 仰卧位训练:患儿仰卧位一侧下肢伸直,治疗师用手握住患儿另一侧脚的跟部,大拇指放在跟腱部,用中指或食指刺激解溪穴,另一只手刺激该侧股骨内侧髁,诱发踝关节主动背曲和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两侧下肢交替进行,同时练习协调的蹬踢动作各5 min。
1.2.3 提高大腿后群肌肌力的训练:应用于患儿腘窝角正常或稍大患儿和下肢硬直伸展的患儿。患儿俯卧位,让患儿趴于圆桶上,髋部伸展,一侧下肢伸直,治疗师用手握住患儿另一侧脚底,用中指或食指刺激解溪穴,另一手握住该侧膝关节用拇指同时刺激腘窝部,诱发踝关节主动背曲和膝关节屈曲。两侧下肢交替进行各5 min。此动作还可改善股四头肌的柔韧性。
1.2.4 屈髋屈膝训练:患儿俯卧位,让患儿趴于圆桶上,髋部伸展,一侧下肢伸直,治疗师用一只手中指刺激另一侧髂前上棘,另一手拇指刺激该侧足跟部,诱发该侧下肢屈髋屈膝,并且尽量使髋关节外展外旋。使大腿贴近腹部,两侧下肢交替进行各5 min。 在患儿耐受的情况下,在此动作基础上练习腹爬。
1.2.5 搬足法: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左手拇指按压解溪穴,并固定踝关节,右手握前足,拇指紧压涌泉穴,向前、向外推揉30次。以矫正足内翻畸形。
2 结果
经过以上训练3个月后,70例脑瘫患儿在俯卧位、坐位、立位、步态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立位、步态方面,扶站时髋关节及脊柱伸展,无膝反张及尖足支持,步行时无交叉步态及尖足。其中显效 60例(80.57%),有效8例(11.4%),无效2例(2.8%)。
3 讨论
脑性瘫痪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这是一种非进行性不可逆的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不断将异常运动模式和异常肌张力反馈给大脑,从而导致运动和姿势障碍的加剧,因此对下肢障碍较重脑瘫患儿,尽早实行干预。训练要按从头向尾方向及从中枢向末梢方向须序进行[4],同时我院在根据患儿存在的原始反射和运动发育的基础上,及时对下肢障碍较重脑瘫患儿,特别是耻骨上伸展反射残存的,尽早实行干预。设计训练旨在抑制原始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 ,并诱发出正常反应与运动功能。在训练中不是消极地使用反射性抑制体位,而是以反射性主动运动模式抑制不良姿势和异常的运动模式[3],这种反射性主动运动模式促进肌系统正常协调,使主动肌与协调肌保持协调,使患儿能不断地获得正常运动感觉经验。同时使肌张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达到治疗目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为了患儿将来能够正确站立和步行,尽早的对双下肢进行干预,尽早让患儿体验下肢交替步行的感觉,为患儿将来的站立和行走打下了良好基础,取得了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庆春主编.脑性瘫痪的现代诊断与治疗.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144.
2 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中华儿科杂志,2005,43:262.
3 于兑生,恽晓平主编.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85.
4 李树春主编.小儿脑性瘫痪.第1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