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9年墨江县监测点婴儿死亡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2 浏览次数:521次
作者:叶静梅 作者单位:654800 云南,墨江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关键词】 2005~2009年 墨江县 监测点 婴儿 死亡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儿童保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1]。为掌握墨江县婴儿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婴儿死亡率。本文对墨江县监测点2005~2009年的婴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5~2009年墨江县4个乡(镇)(新抚乡、鱼塘乡、龙坝乡、联珠镇)死亡监测点上报的4 830活产数和101婴儿死亡病例。
2.监测方法与质量控制:建立以县保健院为中心的县、乡、村三级保健网。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4个监测点2005~2009年死亡的儿童(不包括死胎、死产),均由乡村医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再由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逐人填写《云南省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县妇幼保健院核实无误后进行统计。县妇幼保健院每年组织对监测点进行死亡漏报调查和质量考核,保证死亡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3.死因诊断和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进行死因诊断和分类。
结果
1.婴儿死亡率:2005~2009年婴儿平均死亡率为20.9 ‰(101/4 830)。婴儿死亡以新生儿死亡为主,占71.3 %(72/101),而新生儿死亡又以早期新生儿死亡为主,占79.2 %(57/72),见表1。
2.婴儿死因顺位: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和其它意外(以意外窒息为主)、先天异常是常见的婴儿死亡原因。表1 墨江县监测点2005~2009年婴儿死亡情况
讨论
2005~2009年监测结果显示,本县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27.9 ‰下降到2009年的22.3 ‰,近5年的婴儿平均死亡率为20.9 ‰。这与住院分娩率不断提高、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下降有直接关系。近年来我县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促进住院方娩,取得良好效果,我县住院分娩率从2005年的45.5 %上升到了2009年的71.9 %。从死亡构成来看,婴儿死亡以新生儿死亡为主,占71.3 %,而新生儿死亡又以早期新生儿死亡为主,占79.2 %,所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特别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2005~2009年婴儿死因分析提示今后工作中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防治新生儿窒息。首先要提高产前诊断技能和产科质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出生窒息的产生;加强产儿科合作,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减少出生窒息死亡率;积极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提高产科、儿科医生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提高各级医疗机构新生儿的医疗救治质量,减少高危新生儿死亡。2.积极防治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抓好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高危孕产妇和高危新生儿的筛查、管理和随访工作,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干预;对孕妇进行有效的卫生和营养指导,防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水平,提倡母乳喂养。3.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随着经济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得到了控制,但仍威胁着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提高产科质量,处理好新生儿的第一口呼吸,防止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水平,提高肺炎的诊断率和抢救质量,掌握正确的转诊指征;普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知识,增加家长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知晓程度,及时识别病情,及时就医。4.意外窒息是婴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家长和看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教育,告诉家长母婴同床易发生婴儿窒息,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哺方法,减少意外窒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少芳,王福钊.滨州市2000~2004年婴儿死亡回顾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