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

发表时间:2011-12-07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骆秀琴,吴敏卿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产科

  【关键词】 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对于何时使用和用何种方法干预新生儿黄疸,国内外尚无明确共识[1]。为探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对新生儿788例采用早期口服茵栀黄颗粒,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出生的胎龄为37~42周,出生体重2.5~4.0kg、Apgar 1min评分8~10分,无溶血无感染的健康足月新生儿788例作为干预组,其中男婴417例,女婴371例;剖宫产512例,自然分娩272例,其他方式助产4例。同时取2005年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829例进行对照分析。两组均采用性能良好的国产HD-368型经皮测定疸仪(TCB)测定黄疸指数。测定方法:用TCB进行常规测定,取新生儿额部正中、面部、胸部正中三处为测定点,各测定1次,取其平均值,于新生儿出生后1d开始每天上午9点至10点测定1次,直至出院。两组新生儿均母乳喂养,生后3h内开奶。根据足月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2],达到考虑光疗水平者视为发生黄疸。干预组发生黄疸537例(发生率68.15%),对照组发生黄疸553例(发生率66.7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38,P>0.05)。

  1.2 治疗方法

  对新生儿发生黄疸者,对照组口服酶诱导剂(鲁米那5mg/kg.d,尼可刹米100mg/kg•d),干预组口服茵栀黄颗粒(1g/次,3次/d),直至经皮测定黄疸指数<9mg/ml。两组新生儿服药期间若经皮测定黄胆指数达到必须光疗标准者或考虑溶血、感染等病理性黄疸者予光疗等综合治疗,否则视为干预有效。

  2 结果

  两组患儿黄疸均全部治愈。干预组黄疸高峰(11.8±2.61)mg/ml,较对照组高峰(13.1±3.17)mg/ml低,持续时间(6.2±3.24)d,较后者的(8.4±4.31)d短。两组比较,干预组黄疸达到必须光疗者比例低,干预有效率高,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6.69,P<0.0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3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尤其是间接胆红素增高明显,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病理性黄疸的危害已经得到广大儿科临床医师的重视,对生理性黄疸,以往大多数人认为是生理性现象而不予干预。新生儿早期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和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的阀值较低[3],使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尤其是间接胆红素对细胞,特别是神经细胞有着较强的毒性作用[4,5]。在新生儿,其血脑屏障是随日龄增大而逐步成熟,但是,血脑屏障什么时候完全成熟,目前尚不清楚[3]。可以肯定的是,血脑屏障的成熟与婴儿的日龄成正比,即日龄越大血脑屏障功能愈成熟,因此,提高新生儿质量、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使其早期胆红素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很有必要。本资料在新生儿黄疸达到考虑光疗水平时,对照组口服鲁米那、尼可刹米,利于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合成,明显加快胆红素代谢,有利于减轻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6],但是其起效慢,一般服药3d左右起效。茵栀黄颗粒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茵陈、栀子、黄芩可利尿,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且有温和地促进肠蠕动作用[7],这些均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减少小肠黏膜对间接胆红素的吸收,降低肠肝循环,从而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目的。本资料显示,干预组胆红素峰值低、持续时间短、黄疸达到需光疗比例低,疗效肯定,使新生儿能安全渡过黄疸高峰期。茵栀黄颗粒服用方便,副作用少,易被家长接受,可作为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有效药物之一。另外,早期对新生儿进行抚触配合足部按摩等操作简单的治疗也非常有益[8]。对多种方法防治无效的新生儿黄疸,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早采取光疗等其他干预措施[8]。本资料干预组537例中需光疗61例,其中母乳性黄疸43例,溶血性黄疸13例,头皮血肿3例,感染2例,经光疗等其他措施全部治愈,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

  【参考文献】

  1 岳玉国,李云珠.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与干预措施.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116.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5~186.

  3 李佩红. 胆红素、血脑屏障与核黄疸.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23(1):10~13.

  4 Bhutani VK. Neonal hyperbilirubinemia and the potential risk of subtle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Pediatr Res,2001,50(6):679~680.

  5 Hansen TW. Bilirubin oxidation in brain. Mol Genet Metab,2002,71(1-2):411~417

  6 陈旭维.探讨早期干预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浙江临床医学,2005,7(6):643~644.

  7 马清钧,王淑珍,主编.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翻译出版公司,1995.321.

  8 俞琦,邹雪英,余金仙. 抚触配合足部反射区按摩减轻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价.浙江临床医学,2006,8(5):55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