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L浓度减低和小儿急性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发表时间:2011-03-04 浏览次数:384次
作者:田军 作者单位: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第二医院
【关键词】 感染
作者自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观察1146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并和非感染组与成人感染组进行比较,小儿感染性疾病时,HDL明显减低,且其变化和感染程度相关,可作为用药和判断感染控制的参考。HDL下降原因与LPS有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46例患儿中男615例,女531例;年龄1个月~7岁。
1.2 方法 HDL及CHOL试剂及标准品由利德曼公司生产,用BECKMAN CX9生化仪测定 CRP用Quick Read公司生产的超敏CRP试剂盒进行测定。检测1146例小儿因急性感染入院治疗时的HDL浓度并剔除CHOL升高患儿,同时检测同期内751例(男435例,女316例,年龄1个月~7岁)非因感染入院的小儿HDL浓度。参考相关文献[1],按HDL-C<1.0mmol/L作为HDL减低的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用t检验对浓度进行比较,用卡方检验对百分比进行比较。
2 结果
小儿感染组和小儿非感染组HDL浓度相比较,见表1。将感染组分成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胃肠道感染三组进行比较,急性胃肠道感染时,HDL浓度减低尤为明显,减低病例数达75%左右,见表2。
表1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HDL浓度比较(略)
表2 小儿肺炎组,上呼吸道感染组及胃肠道感染组HDL浓度比较(略)
小儿急性感染时HDL浓度下降比例明显大于成人组。比较同期急性胃肠道感染成人组(其中男320例,女498例,年龄26~61岁)和儿童组HDL浓度<1.0mmol/L的患者数,儿童组减低比例是成人组的2倍以上,见表3。
表3 急性胃肠道感染时成人组与小儿组HDL浓度比较(略)
追踪101例HDL浓度减低的小儿急性感染患儿,观察其因感染入院时以及治愈出院时的CRP和HDL浓度,见表4。感染入院时与治愈时HDL和CRP浓度均有明显变化(P<0.01)。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感染特别是细菌性感染时其浓度常与感染平行相关,可以对用药和疾病预后提供参考。HDL在小儿感染过程中的意义和CRP类似,因此CRP和HDL结合判断可以为感染情况提供更好的参考。
表4 感染入院时和治愈出院时HDL浓度与CRP浓度比较(略)
3 讨论
HDL因其浓度减低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意义被广泛认知,而作为血脂检验中的常规项目被广泛开展,但其因急性感染所致的浓度下降未引起重视而常给临床判断带来干扰。作者观察了1146例因各种急性感染入院治疗的小儿患者,发现其HDL浓度减低患儿比例在60%以上,在胃肠道感染中尤其明显。这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1) 急性感染时机体处在应激状态,经各种神经激素的调节,合成代谢减低,分解代谢升高,以增强机体的对抗感染的能力[2]。此时,肝及小肠合成HDL的能力明显降低,而组织耗氧量增加,氧化过程加强,外周组织对HDL的降解加速,导致HDL浓度下降。这一过程在小儿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因小儿一方面各脏器发育尚不完善,抗急性反应的能力较成人差,另一方面,小儿代谢旺盛,机体缓冲能力差。因些,小儿急性感染时,HDL-C的下降比成人更加明显 。(2) 革兰阴性菌感染时菌体成分脂多糖(LPS)诱导的机体急性反应过程中LPS引起的HDL下降。革兰阴性菌感染时释放出的LPS除作为炎症介质引起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外,在脂多糖结合蛋白及磷脂转运蛋白的作用下LPS被转运至HDL表面与其结合使LPS失去炎症介质作用而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3]。与LPS结合的HDL转变成LDL导致HDL浓度减低。廖雪玲[4]等的研究也表明,HDL中的主要载脂蛋白APOA1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可与内毒素LPS相结合以抵制LPS的毒性作用,此过程将消耗HDL表面的载脂蛋白APOA1而导致HDL-C浓度下降。 这也和本组发现的小儿胃肠道感染时HDL下降尤其明显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黄红.沪港儿童血脂水平和营养状况的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01,19(6):357~360.
2 周爱儒. 生物化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16.
3 Level JH , Marquart JA , Abraham PR , et al. Lipopolysaccharide is transfered from high-density to low density lipopoteins by 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 and 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 . Infect Immun , 2005, 73(4):2321~2326.
4 廖雪玲,马娟,楼滨,等.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组成成分在LPS诱导的急性时相反应中的变化.复旦大学学报,2004,31(5):469~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