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0-12-08 浏览次数:408次
作者:黄波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儿科,广西 南宁 530001)
【关键词】 川崎病;冠状动脉瘤;血管炎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至今病因尚未明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该病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尤以冠状动脉瘤(CAA)和冠状动脉狭窄最为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和猝死。KD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首要原因,经过近40年来的努力,在KD的治疗上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笔者现就近年来KD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急性期KD的治疗
主要目的是控制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防止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发生。
1.1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 1984年Furusho[1]将IVIG运用于KD的治疗并获得成功。此后,IVIG逐渐被各国广泛运用于KD的治疗,并最终确定了其在KD治疗中的中心地位。IVIG预防CAA的机理还不清楚,其作用可能是:①大剂量IVIG对免疫的负反馈调节,使CD8+细胞增多,被活化的CD4+细胞减少,从而减少IgG的合成;②反馈抑制多克隆活化的分泌型B细胞产生抗内皮细胞抗体等自身抗体;③封闭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壁上的FC受体,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抑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④封闭血小板表面的FC受体,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预防血栓;⑤封闭血管内皮细胞的FC受体,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其血管途径激活,从而抑制血管的免疫损伤;⑥通过某种特异性抗体作用于一些目前尚不清楚的致病菌或毒素等外源性抗原[2,3]。
静脉输注IVIG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IVIG 2.0g/kg,于10~12h内静脉输入;美国、日本均采用此法;②5天疗法:IVIG 400mg/kg·d-1,2~3h 内静脉输入,连用5天;③IVIG 1.0g/kg,于4~6h内静脉输入。三种治疗方法均可预防CAL发生,但在快速退热、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2.0g/kg优于5天疗法,且在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效果明显[4]。CAA的发生与IVIG剂量呈负相关,冠状动脉异常发生率的降低依赖IVIG的剂量[5]。但在使用2.0g/kg还是1.0g/kg的问题上仍有争议,有资料报道[6,7],IVIG单剂1g/kg与单剂2g/kg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在输入单剂1.0g/kg与单剂2g/kg后测定血浆中的IG浓度分别为15.56g/L和18.10g/L,均达到治疗KD所需的最低有效血浆浓度15g/L的水平,认为单剂1g/kg是最经济的有效剂量。但关于两者对降低CAA发生率的有效性比较,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论证。
使用IVIG的时机应在发病后10天内给予,如有可能,应尽量在7天内给予疗效更好,若超过10天才诊断为KD者,在发病后10天仍可考虑应用IVIG。近年来,有关在KD发病5天内使用IVIG是否具有进一步降低CAL功效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2004年Muta等[8]对9000例大样本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患者4天内接受IVIG治疗者与患病5天后接受IVIG者其CAL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前组中重复接受IVIG的机会较后组明显增加。
1.2 阿司匹林(ASA) ASA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而KD具有全身性血管炎症、高热、血小板升高等表现,故ASA对KD治疗有效,ASA已成为KD基础治疗的首选药物。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和血栓素的形成,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由于ASA本身无抗CAL作用,故需与IVIG联合使用。但在ASA的用量及维持时间上仍有争议。美国通常给予80~100mg/kg·d-1,分4次服用,由于大剂量ASA对胃肠道的刺激影响较大,日本等亚洲国家则给予30~50 mg/kg·d-1,经多中心研究同样有效[9]。使用中到大剂量ASA的时限也不同,许多中心在儿童退热后48~72h即减少ASA剂量,改为小剂量3~5mg/kg·d-1,但也有部分专家则直到病程的第14天且退热48~72h后才改为小剂量。
ASA减量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使用时间:①无冠状动脉异常或急性期冠状动脉仅呈一过性扩张者,6~8周后可停用;②并发小到中等CAA者,应口服小剂量,直到CAA消失;③若并发一个或多个巨大CAA或者多个小到中等CAA但无冠状动脉闭塞者,应长期服用小剂量ASA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④并发冠状动脉分支闭塞者,除长期服用小剂量ASA联合华法林外,另加服用钙通道阻滞剂,以减少心肌耗氧[10]。
1.3 皮质激素 与其他血管炎性疾病不同,皮质激素在KD的治疗方面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早期研究提示激素作为KD的初始治疗会增加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但近年有研究认为[11],激素治疗可缩短发热期和住院时间,降低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对冠状动脉预后无明显影响。因此,有关皮质激素在急性期的作用及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仍需作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验证。由于皮质激素具有促进CAA形成的潜在风险,且近年来IVIG治疗KD效果明显,目前病程早期多不主张使用皮质激素[12]。
2 耐IVIG KD的治疗
2.1 IVIG 耐IVIG KD者是指初始大剂量IVIG治疗完成36h后仍持续发热或再次发热。大约10%的KD患者对单剂2g/kg无反应。对耐IVIG者绝大多数专家推荐再次给予IVIG(2g/kg)治疗,多数患者对第二剂IVIG均反应良好[13,14]。
2.2 皮质激素 最近研究提示KD与抗原过高(高抗原性)有关[15,16],对大剂量IVIG无效病例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多数学者建议激素治疗应限制在使用两剂以上IVIG仍未能缓解发热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11,17]。由于激素治疗可加重血液高凝状态,故必须与ASA联用。常用治疗方法: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20~30mg/kg·d-1冲击疗法,在2~3h内给予,每天1次,连用1~3天,热退后改为泼尼松2mg/kg·d-1,分次口服,直至血清CRP正常后,减至1mg/kg·d-1,每日1次,逐渐减量,共用4~6周停药。
2.3 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 是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临床研究提示UTI是一种多形核白细胞(PMN)抑制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及抗内源性休克作用的药物。在KD早期应用UTI能阻断PMN的致病途径,抑制PMN对纤维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破坏,起到预防CAA及冠状动脉狭窄的形成等并发症,剂量3000~5000u/kg·d-1,分两次缓慢静脉滴注,连用5~9天,被认为对耐IVIG患者有效[18],但临床经验尚少,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2.4 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 是TNF-a的单克隆抗体,可能在难治性KD的治疗上具有一定作用,已被试验用于初始IVIG治疗后未能退热儿童的治疗,其降低CAA发生率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证明。
2.5 血浆置换(PE) 经IVIG及激素治疗无效的患儿,可使用PE,PE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细胞因子,对耐IVIG患者的治疗有效[19]。但由于其本身有一定的风险性,一般不推荐该疗法。
3 KD冠脉病变的治疗
冠状动脉病变是KD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25%,在使用IVIG后CAA的发生率已降至5%以下,巨大CAA发生率降至1%左右[20]。CAL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冠状动脉开口处扩大;②CAA;③冠状动脉狭窄。由于CAA血管内膜增生及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加之瘤内血液滞留,形成血栓性栓塞而导致心肌梗塞或猝死,故对冠状动脉病变应及时处理。病变的处理取决于冠状动脉受累的严重程度及范围,一般包括抗凝、溶栓、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等。
3.1 抗凝治疗 KD出现CAA时瘤内血液滞留,易形成血栓性栓塞,尤其当CAA迅速扩大时,栓塞形成的风险更大,为防止CAA内血栓形成,需长期抗凝治疗。对此类患儿应长期服用小剂量ASA,冠脉异常严重者,在使用小剂量ASA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和氯吡格雷等可能抗凝效果更好,但也有人主张ASA与肝素联合使用[21]。
肝素主要用于血小板较高者(>60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4g/L者、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者。由于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抗凝血活性,相对弱的抗凝血酶作用,抗凝反应好且生物利用度高,故使用低分子肝素疗效更好。每次剂量为50~100IU/kg,皮下给药,每天1次,连用7~10天,维持凝血因子Ⅹa水平0.5~1.0u /ml调整剂量[22]。
一些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用于KD合并CAA的抗凝治疗,如噻氯匹定(Ticlopidine)及氯吡格雷。二者除有抗血小板活性外,还有纤溶及溶栓作用,氯吡格雷相对副作用小,可与ASA合用,但目前尚无最佳剂量的报道。
3.2 溶栓治疗 心肌梗塞是KD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首要的死亡原因,故对血栓栓塞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者须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适用于起病6h以内的心肌梗塞,6h后溶栓效果较差。尿激酶、组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物(t-PA)、阿昔单抗(Abciximab)静脉溶栓治疗均有报道,溶栓治疗时应及时检测血凝情况。
尿激酶适用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或发生心肌梗死时。用法:①5000u/kg 1h静脉输入,每日3次,与肝素合用时,剂量为400u/kg·d-1;②2万u/kg,总量96~120万u/kg 1h输入,以后3000~4000u/kg维持3~10h,应注意凝血时间延长1倍或FIB<1g/L时(正常值为2~4 g/L)有出血的危险性;③每次5000u/kg,10min内冠脉内注射,最多3次。
t-PA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对无症状的血栓形成及CAA也有效,给药时t-PA由冠脉内注入较静脉注射效果好,剂量1440万IU/次。
阿昔单抗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可减少瘤内血栓的形成,并可促进血管重构,有报道[23]接受阿昔单抗联合标准治疗的患者,与仅接受标准治疗的病例对照相比,在CAA的最大直径方面回缩更多,但仍需作更多的前瞻性对照试验,对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巨大CAA患者,可考虑予阿昔单抗治疗。
由于儿童的溶栓治疗经验主要来自于成人的溶栓经验及对KD患儿冠脉病变生理的认识,KD溶栓治疗目前没有统一标准,缺乏相关实验证实此类药物应用的最佳剂量和期限,且溶栓后复发率仍较高,故治疗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介入治疗 随着心血管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也开始运用于KD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梗塞的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 implantation)、经皮腔内冠脉旋切成形术(PTCRA)、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TCR)。
PTCA适用于单条动脉局限性狭窄75%以上,无管壁钙化及心肌梗塞表现者,对冠脉过于狭窄,程度达90%以上时,PTCA导管不易进入狭窄部位,且血管内膜增厚伴有钙化时,血管壁变硬,PTCA球囊扩张的效果差,球囊扩张不充分或扩张后冠脉壁内膜增生,导致复发率也高[22]。
PTCR适用于巨大CAA 6h内新形成的血栓,该法是先用导管经动脉插入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t-PA,使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解,术后予肝素静脉点滴,小剂量的ASA和华法林口服以防止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对有严重病变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成形,再用金属网状可膨胀支架固定,适合于巨大CAA、冠状动脉轻度钙化年长儿。支架植入的优点是术后能保持较高的血管通畅率,特别是针对狭窄区域较长的患者,并对新CAA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3]。
PTCRA是一项通过导管对动脉斑块进行旋切和打磨的技术,其粉碎狭窄冠脉的钙化性斑块,适合冠脉壁严重钙化狭窄、年龄较大的儿童,也适用于PTCA遇到困难者,但术后容易产生新的CAA,因此须注意控制术后球囊扩张的压力不能太高。
由于小儿介入治疗开展不多,经验多来自于成人的介入治疗研究成果,且KD发生冠脉病变的机制与成人的病变机制不同,故行介入治疗时应慎重选择。
3.4 KD巨大CAA的治疗 对KD巨大CAA(冠脉内径≥8mm)的治疗,国内仍以药物溶栓和抗凝治疗为主。但对严重左室功能不全者应考虑行冠脉搭桥术(CABG)。CABG的远期疗效与手术施行时患儿的年龄及血管桥的材料有关,对大龄儿童远期通畅率较好,但对年幼儿童,特别是<8岁的儿童,再狭窄率很高。一组资料显示[1]:对100例CABG术后患儿随访,其中9岁以下组CABG术后10年静脉桥的通畅率为(22.2±12.8)%,动脉桥为(70.5±6.9)%,而>10岁儿童的静脉桥的通畅率为(48.8±17.9)%,动脉桥为(86.9±6.0)%。因此,除非KD冠脉狭窄程度过重或急性心肌梗塞发作,CABG术应尽量延迟至13岁左右进行[24]。
3.5 心脏移植 对搭桥手术失败、冠状动脉多处重度狭窄、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均应考虑施行心脏移植术。有研究认为[25],心脏移植是治疗KD导致严重心脏局部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4 结语
近年来,KD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促血管再生药物及内皮功能调节药物有待进一步研制,急性期皮质激素的使用能否进一步降低CAL的发生率,IVIG的最佳治疗时机,KD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长期抗凝的最佳方案及药物选择,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最佳指征尚无明确的统一标准,国内尚缺乏KD患者的长期追踪随访资料等。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KD的治疗水平一定会取得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Furusho K, Kamiya T, Nakano H, et al. High dose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for Kawasaki Disease [J]. Lancet,1984,2:1055-1058.
[2] 杜军保,李晓惠.川崎病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2):1-3.
[3] 冀石梅,梁翊常,夏淑筠.川崎病患儿血浆内皮素检测与冠状动脉病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8):656-657.
[4] 王俐,林毅,苏英姿.283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8):609-612.
[5] Brogan PA, Bose A, Burgner D, et al. Kawasaki disease:an evidence based approach to diagnosis,treatment,and proposals for future research [J] . Arch Dis Child,2002,86(4):286-290.
[6] 顾承萍,傅雅珠.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3,10(3):162-163.
[7]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5.
[8] Muta H, ishii M, Egami K. Early intravenous gamma-globulin treatment for Kawasaki disease the nationwide surveys in Japan [J]. J Pediatr,2004,144:496-499.
[9] Saulbury FT. Comparison of High-dose and Low-dose Aspirin Plu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Kawasaki Syndrome [J]. Clin Pediatr(Phila),2002,41(8):597-601.
[10] 王宏伟,程佩萱.川崎病与缺血性心脏病[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9):926-928.
[11] 陈萌,张宏文.川崎病病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1):34-36.
[12] 陈永红,杜军保.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现代观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0):1046-1047.
[13] Fong NC, Hui YW, Li CK,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before day 5 of illness [J]. Pediatr Cardiol,2004,25:31-34.
[14] 王敏,赵晓东,唐雪梅,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31例临床回顾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6):434-436.
[15] 杜忠东.川崎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0):724-726.
[16] 王宏伟.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2):120-121.
[17] 王宏伟,程佩萱.川崎病糖皮质激素疗法及随访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5):384-385.
[18] Sundel RP, Baker AL, Fulton DR, et al. Corticosteroids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report of a random ized trial [J]. J Pediatr,2003,142(6):611-616.
[19] Imagawa T, Mori M, Miyamae T, et al. Plasma Ex change for Refractory Kawasaki Disease [J]. Eur J Pediatr,2004,163:263-264.
[20] 桂永浩.川崎病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881-882.
[21] 李小清,周南,苏德成,等.低分子肝素治疗川崎病患儿高凝状态的疗效[J].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55-56.
[22] 林瑶,杜忠东.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现状和进展[J]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901-903.
[23] Williams RV, Wilke VM, Tani LY, et al. Does Abciximab enhance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neurysms resulting from kawasaki disease [J]. Pediatrics,2002,109(1):4.
[24] 谭江宁.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2):113-115.
[25] Kato Hirohisa. Kawasaki disease [M]. 1st ed.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BV,1995:187-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