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146例患儿肺外临床表现
发表时间:2010-10-21 浏览次数:394次
作者:金咏梅 都鹏飞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22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146例MP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MP感染肺外表现者多见,主要损害消化系统、泌尿、心血管系统。结论:MP感染可见于小儿不同年龄组,肺外表现者可涉及各个系统,应警惕MP感染以免延误治疗。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外表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红霉素 儿童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在小儿有增高趋势,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和多种肺外症状,其中部分患儿以肺外症状为首发或主要表现,极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的认识,我们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146例MP感染患儿进行临床分析,重点分析其肺外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6例患儿中男78例,女68例;5 个月~1 岁3 例,~5 岁66 例,~14 岁77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IgM 抗体阳性。其中有肺外表现108例,以肺外症状为主并以肺外症状为首发12例。出现呼吸系统症状134例(91.78%)。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大部分为干咳,部分有白黏痰,气喘18例。发热112 例中高热69例; 91例可听到罗音,主要为湿罗音,其中中、细湿罗音68例;胸部X 线表现: 大片状阴影37例,斑点状阴影47例,两肺纹理增粗紊乱29例, 并发肺不张6例,并发胸膜反应9例均在左肺,伴少量胸腔积液5例。
1.2 肺外表现 (1)有消化系统症状50例(34.25%)。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13例, 腹痛2例,腹泻2例,肝肿大8例,粪常规异常2 例, 肝功能异常33例。其中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11例(7.53%);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4例(2.74%),包括以恶心、呕吐首发者2例,以腹痛为主诉者1例,以上消化道出血首发者1例;(2)泌尿系统症状者19例(13.01%)。表现为血尿5例,蛋白尿8例,2例尿常规WBC明显增高但均无尿路刺激症状,肾功能异常(尿素氮升高)7例。其中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5例(3.42%),包括以血尿首发者3例,以蛋白尿为首发者2例;(3)心血管症状者14例(9.59%)。表现为乏力、胸闷、心悸等, 听诊第一心音低钝6例;胸片示左室增大1例,肺动脉段突出1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3例,T波改变2例,左室高电压并Q-T间期延长、T波低平1例;12例心肌酶学检查异常;心脏彩超检查均正常。其中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者4例(2.74%);以心血管症状为首发症状者3例(2.05%),包括以胸闷首发者2例,以心慌为主诉者1例;(4)血液系统异常8例(5.48%),表现为粒细胞减少7例,脾肿大1例;(5)皮肤黏膜改变10例(6.85%),表现为红色斑丘疹5例、荨麻疹2例、紫癜2例、滑膜炎1例。以紫癜首发症状2例(1.37%);(6)神经系统症状2例(1.37%),表现为惊厥1例,头痛1例,脑电图、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均未见异常;(7)多系统损害13例(8.90%)。同时有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表现6例,肾功能受损、皮疹3例,肝功能损害、胸腔积液4例。
2 讨 论
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肾、脑和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产生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是MP 引起肺外脏器损害的主要原因。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以往该病好发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2],本组MP 感染最小为5个月,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好发年龄段。MP主要侵犯呼吸系统,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本组MP感染导致支原体肺炎134例,表现为病程长,反复或长期阵发性咳嗽,多为干咳,婴幼儿可表现为喘息。可有持续发热,其中高热69例,与陈树新等(1998年)报道MP 感染均有高热有所不同。胸片表现多样,部分患儿出现游走性改变,提示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X 线的动态变化。
近年来部分MP感染肺部症状并不明显, 而以肺外症状表现为主, 且表现多样。本组病例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累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与MP免疫发病机制有关。除呼吸系统外本组病例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多见,其次是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在以肺外症状为主或以肺外症状为首发者易造成误诊。我们在诊断中体会到:在下列情况下应尽早进行MP-Ig检查以确诊:(1)发热患儿合并多器官损害者在除外结缔组织病和肿瘤可能之后;(2)肺炎或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并除外结核者;(3)有明显感染征象如发热、血象高等但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者;(4)既往有MP感染史,近期反复出现感染症状者;(5)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敏感者。
MP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于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方法较多,呼吸道标本的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敏感率高,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但培养时间长,健康人群的携带率较高,限制了临床应用。冷凝集试验的敏感度低,且高度非特异性,目前已很少使用;PCR 技术成本高、操作复杂,仅限于实验室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血清抗体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但是由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可在人体内持续存在1年,所以IgM阳性也可能仅为过去感染,明确诊断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综合分析判断。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组患儿首选红霉素,剂量每日30~50mg/kg,静脉点滴治疗7~10天,后改用希舒美口服巩固治疗2~3个疗程,均达到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1-1172.
[2] Principi N, Esposito S.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caus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diease in paediatric patients[J]. Curr Opin Infect Dis,2002,15:2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