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患儿IL-1活性变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0-09-25 浏览次数:431次
作者:田芸芳
【摘要】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活性变化。方法:测定30例VM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同时测定心肌酶谱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结果:VM急性期IL-1活性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VM患儿急性期IL-1活性变化和CK-MB、LDH-1成正相关关系。恢复期VM患儿IL-1活性明显降低。结论:IL-1参与了VM的发生、发展,检测IL-1活性对指导VM的诊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相关指标呈动态变化,可作为病情变化及予后的一个观测指标及依据。
【关键词】 心肌炎;白细胞介素1;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VM)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对其发病机制国内外研究多年,免疫机制所起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主要有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启动和维持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本研究对VM患儿不同时期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1活性进行动态监测,旨在从临床方面进一步探讨VM发病的免疫机制,为评估病情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受检对象系我院1998年10月~2001年2月住院VM患儿,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岁~14岁。在病情的急性期(入院后24h内)、恢复期(发病1个月以后)进行各项指标检测,所有病人均无用激素史,同年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2W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史)。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根据第六届小儿心血管专业学术会议修订的VM诊断标准,并除外其他疾病 [2] ;病原学诊断依据是心肌炎发病前1W~2W病毒感染史,发病早期外周血中柯萨奇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1.3 方法
1.3.1 标本收集:急性期患儿入院次日收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恢复期患儿在发病1月~2月内采血。
1.3.2 IL-1的诱生:无菌条件下常规分离PBMC,用Hank's液洗涤2次,不完全RPMI1640洗涤1次后,用5%完全RPMI1640将PBMC调成2×10 6 /mL,37℃、5%CO 2 培养1h,弃未黏附细胞,加5%完全1640及LPS15ug/mL,37℃、5%CO 2 培养72h后,反复冻融使细胞溶解,收集整个培养液待测。
1.3.3 IL-1活性检测:采用小鼠胸腺细胞掺入法。取IL-1培养液100μL加入96孔板,同时做样品复孔,标准品及培养液对照。无菌条件下取C 57 /6小鼠胸腺细胞,将其调成1×10 6 /mL细胞悬液,加入96孔板,100u/孔,37℃、5%CO 2 培养72h,终止培养前6h加入 3 H-TaR,3.7×10 4 BQ/空,收集细胞测定CPM值。
IL-1活性=样品CPM-细胞对照CPM标准品CPM-细胞对照CPM×标准品量(ng/mL)
1.3.4 心肌酶谱:LDH1、LDH2、LDH3、CK-MB检测由我院检验科完成。
1.3.5 统计学处理:检验结果用x±s表示,各期间采用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q检验或成对t检验。急性期IL-1活性和CK-MB、LDH1的相关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病毒性心肌炎各期心肌酶谱的变化VM急性期血清CK-MB、LDH1均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LDH2则低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LDH3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1。
表1 VM各期血清CK-MB、LDH测定结果及比较 (略)
2.2. 各组血清IL-1活性水平VM患儿急性期IL-1活性显著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VM各期IL-1活性比较(略)
2.3. 急性期血清IL-1活性与CK-MB、LDH1的相关性急性期血清IL-1活性与CK-MB、LDH1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P<0.05;r=0.85,P<0.05。
3 讨论
小儿VM的发病及病程的进展与淋巴细胞淋巴因子的异常密切相关。IL-1具有促炎能力,是炎症细胞因子之一,并可诱导其他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在促进炎症、休克及死亡的机制中占主要地位 [3] 。Huber等 [4] 通过实验证明:柯萨奇B3病毒(COXB3V)心肌炎小鼠血清IL-1浓度升高,T辅助细胞(Th1C)对COXB3V反应增强,给小鼠注射IL-1,可使IL-2在心肌中沉积,表明COXB3V诱导的心肌炎症状可能依靠特殊的细胞因子作用所致,Th1C的激活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Neu-man等对均有感染后自身免疫心肌炎有抵抗力的小鼠感染COXB3V,并分别加用脂多糖(LPS)、IL-1,小鼠发生严重心肌炎,而单独使用COXB3V或LPS、IL-1均不发生心肌炎。当心肌炎小鼠用白细胞介素1拮抗剂(IL-1ra)后,心肌炎症状明显减轻,这项试验说明IL-1可导致心肌炎的发生和诱导心脏特殊自身免疫反应。Henke等 [5] 研究了体外人单核细胞和COXB3V的相互作用,COXB3V可增强单核细胞释放细胞因子IL-1、TNF、IL-6等。
本试验结果显示VM急性期患儿IL-1活性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报告一致,证实IL-1是心肌炎的重要炎症因子,其引起的免疫性炎症参与了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损伤。
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可使许多心肌内的酶释放入血,最具有特征性的是CK-MB和LDH1,CK-MB几乎只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在心肌炎的早期诊断上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检测:VM患儿血清急性期IL-1活性与CK-MB、LDH1呈正相关关系。提示VM患儿IL-1活性和心肌损伤程度关系密切,其IL-1活性升高者心肌损伤重,故临床上可通过检测IL-1活性,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Hamblin AS.lymphokines and interleukins.1998,Supple(1):39.
[2] 李家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中级医刊,1994,39:60.
[3] Dinarell CA.the proinflammtory cytokins interleukin-1and tu-mor necr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septic shock syndrome.J infect Dis,1991,163:1177~1188.
[4] Huber SA,Polgar J,Schiltheiss P.Augment action of pathogene-sis of cossackievirus B3infections in mice by exogenous administration of interleukin-1and interleukin-2.J virol,1994,68:195~1206.
[5] Henke A,Mohr C,Sprengenger H,et.al.cossackievirus B3in-duced produc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beta and IL-1in human monocytes.J immunol,1992,148:2270~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