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内科学其他学科》

脑血通丸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9-03  浏览次数:1793次

近年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居第1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腔隙性脑梗死系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大脑深层非皮层部位的小梗死灶。原发性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直接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反复发作。2008一01-2010一12,笔者运用脑血通丸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39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并发有严重感染者。1.2一般资料全部76例均为我院内2科患者,门诊26例,住院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41岁,平均(63.00±5.80)岁;病程最短1d,最长70d,平均7.5d。对照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40岁,平均(62.00土3.78)岁;病程最短20h,最长68d,平均7.0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978,国药准字J20080078)0.1g,每日1次口服。洛丁新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92)5mg,每日1次口服。合并感染则行抗感染治疗;若合并颅内高压则行降颅内压治疗等。1.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脑血通丸6}lOg,每日3次饭前温水送服。脑血通丸(批准文号:鄂药制字220110156)由湖北省建始县中医院制剂室生产。药物组成:黄蔑120g,红参40g,制何首乌60g,五加皮60g,益母草40g,钩藤6og,Jil芍20g,丹参40g,红花18g,赤芍药15g,葛根80g,制水蛙6g,地龙6g,生大黄18g。全方药物研末过筛80目,制成蜜丸,每丸约0.2g。1.3.3疗程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4疗效标准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蕊30%。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zX检验。2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讨论腔隙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及反应迟钝等症状。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且容易复发,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人们的生存寿命及生活质量。腔隙性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中风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又“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故称为中风,又名卒中、类中等。西医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脑血管疾病均属中风。中风的发病虽然突然,但其病理是逐渐形成的。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因与风、火、痰、疲、气虚及阴虚密切相关。发病机制复杂,此六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奎盛,疲血阻滞,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则发为中风。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气虚是中风的根本,血癖是中风的核心。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流不畅,脉络痹阻,脑髓失养而发中风。中医学认为,年老体衰,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衰退,导致气虚血癖,尤其是以气虚为主。治以益气活血为法[r4}。特别是老年中风患者,临床上突出表现为气虚血痕证。随着年龄增加,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虚运行不畅,多表现为气短、乏力及行动缓慢等临床症状,若患病日久,则气虚血痕愈重,一旦发生中风,使气血进一步耗伤,气血不足更重。因此,老年中风患者,临床上常伴见头晕、气短、乏力及胸闷等气血运行不畅表现。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主要在于正气亏虚,脉络窟阻,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脑血通丸正是针对此病机而处方设药。方中使用大剂量黄蔑益气补血,正如《本草逢源》曰“黄蔑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在补气药中能资三焦之根,行营血阻滞,无不尽通者,惟有黄蔑”,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疲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红参大补元气,助黄蔑通调血脉之效;当归活血,有祛窟而不伤气耗血之妙;川芍活血行气,行血中之气,人巅通络,载诸药上行;丹参、益母草、赤芍药、桃仁、红花、大黄助当归活血祛窟;制何首乌、五加皮、葛根补肝肾,强筋骨;地龙、水蛙熄风通络。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疲祛络通,共奏益气通络、活血化疲之效,标本兼治,诸证自可渐愈。本方活血而不耗血,祛疲而不伤正,贯穿治疗始终,从而使周身血脉通调,脉络肌肉得养,脑络闭阻得开。该方以丸药方式服用,峻药缓服,服用方便是其又一特点。观察结果表明,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脑血通丸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且安全,无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参考文献 吴江. 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3-168.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06):379-38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01):55-56.陶跟鱼,杜晓泉. 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地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03):1-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