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农村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09 浏览次数:390次
作者:徐曼,刘小红,杜亚梅,杨永华,李正浩 作者单位: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61;2. 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 目的 调查陕西关中农村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水平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原则随机抽取陕西关中地区10个县区,共计430名健康婴幼儿。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测评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结果 家庭经济收入与MDI随着月龄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增强,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044~0.502);上臂围与MDI随着月龄的增加相关性增强,呈弱正相关(r=0.078~0.383)。家庭经济收入与PDI随月龄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增强(r=0.040~0.499);上臂围与PDI在11月前呈正相关(r=0.028~0.239),而在11月后随月龄的增加渐呈中等强度的负相关(r=-0.023~-0.379)。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婴幼儿间M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类型不同的婴幼儿之间M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陕西关中农村婴幼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家庭经济收入、母亲文化程度、上臂围、联合家庭类型与智力、运动发展相关。
【关键词】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智力;运动;陕西农村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countryside of Shaanxi ProvinceXU Man1, LIU Xiaohong1, DU Yamei2, YANG Yonghua1, LI Zhenghao1
(1.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06; 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 Baoji 72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ants mental and motor development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countryside of Shaanxi Provinc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uster sampling,we sampled 430 healthy infants totally from 10 districts in the area of Guanzhong in Shaanxi Province. We applied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BSID) to measure the mental development index (MDI) and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 (PDI). Results Along with the increment of month ol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income and MDI gradually reinforced and manifested moderate one (r=0.044~0.50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DI and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increased and showed weak positive correlation inferior (r=0.078~0.38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income and PDI gradually reinforced (r=0.040~0.499). The value of coefficient correlation between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and PDI was 0.028~0.239 in the infants before 11 months, while it was -0.023~-0.379 in the infants after 11 months representing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The infants whose mothers had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 differed in MDI and there were obvious discrepancies (P<0.01). However, they did not have obvious discrepancy in PDI. The infants MDI differed in the type of family and had obvious discrepancy (P<0.05), but the PDI had no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Conclusion The total condition of the infants mental and motor development is good in the countryside of Shaanxi Province. Family income, the mothers educational level,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united family are related to the infants mental and mot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BSID); mental; motor; countryside of Shaanxi Province
婴儿期是人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阶段。此阶段如能识别发展的风险因素,并在障碍出现以前进行早期干预,对以后的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的智力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均具有重大的影响[1]。有研究资料表明,母亲生育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胎次及出生时Apgar评分与婴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相关[23]。为了解陕西关中农村婴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状况,我们对430名婴幼儿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BSID)进行评估,并探讨影响婴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的因素,以期为提高我国西部人口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陕西省关中地区10个县区农村长期居住的2~30个月的430名健康婴幼儿。入选标准:足月,出生体重2500~4000g,非双胎,无产时窒息,无明显畸形,家族无遗传病史者。其中男215名,女215名。
1.2 方法
1.2.1 填写调查问卷表 自行设计人口社会学资料调查问卷表,由测评者询问家长后如实填写,包括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家庭人口数、家庭气氛、经济水平、母孕期情况等。
1.2.2 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的评价 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进行MDI和PDI的评价。此量表包括智力量表163项,用来评估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功能;精神运动量表81项,用来评估儿童躯体运动和手的精细运动能力。BSID的项目按难度排列,每项目按通过和不通过二级评分。智力量表的执行结果用标准得分MDI表示;运动量表的执行结果用标准得分PDI表示。这两种标准分均为平均数100,标准差为16。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对430名婴幼儿进行智力、精神运动发育评估。
1.3 结果判定 根据等级进行判定:130以上为非常优秀,120~129为优秀,110~119为中上,90~109为中等,80~89中下,70~79为临界状态,69以下为发育迟滞。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包做统计学处理。不同月龄婴幼儿的MDI、PDI与家庭经济收入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婴幼儿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与婴幼儿MDI、PDI的分析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月龄婴幼儿的智力和运动发展状况 430名婴幼儿智力和运动发展指数的得分优秀者分别占10.8%、12.0%,中等以上分别占89.7%、93.3%(表1)。表1 430名婴幼儿的MDI和PDI的分布情况
2.2 家庭经济收入与MDI的关系 家庭经济收入与MDI随着月龄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增强,并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044~0.502);上臂围与MDI随着月龄的增加相关性增强,呈弱正相关(r=0.078~0.383,表2)。表2 MDI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2.3 家庭经济收入与PDI的关系 家庭经济收入与PDI随月龄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增强,呈正相关(r=0.040~0.499);上臂围与PDI在11月前呈正相关(r=0.028~0.239),而在11月后随月龄的增加渐呈中等强度的负相关(r=-0.023~-0.379,表3)。
2.4 婴幼儿性别之间MDI及PDI的比较 性别之间M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女童MDI的均值较男童的高2.07;而PDI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5 母亲不同文化程度之间MDI及PDI的比较 婴幼儿MDI高低与母亲文化程度有关,表现为母亲文化程度高的MDI均值明显高于母亲文化水平低的婴幼儿(P<0.01);而PDI无此差异性。
2.6 不同家庭类型之间MDI及PDI的比较 显示联合家庭的MDI均值高于其他类型的家庭(P<0.05);而家庭类型不同的婴幼儿之间P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
3 讨 论
先天的遗传因素只提供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婴幼儿智能发育不仅受遗传因素的控制,还受后天的养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婴幼儿的早期发展。
国内外的研究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状态(SES)有关,较高的社会经济状态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家庭经济收入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方面,其与儿童智力发展之间的相关研究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相关系数为低到中度水平,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其儿童智力发展水平高。表3 PDI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表4 婴幼儿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与MDI、PDI的相关分析
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并不一致,在18个月之前相关性很小,18~24个月之间开始出现相关,24个月以后相关明显[3]。本研究中,430名婴儿12月龄前家庭经济收入与MDI呈低度正相关,12月龄后测得呈中度正相关。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婴儿的营养状况、生长过程中的良好经济及物质环境等有关。而上臂围也代表营养状况,与MDI呈正相关;但与PDI在11月龄后呈负相关,因为它与体重成正比,随着体重的增加活动灵活性亦减弱。
在我国,由于传统习惯一般由母亲抚育婴幼儿,因此我们主要测查了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婴幼儿MDI与PDI的影响。国内研究显示,婴幼儿的早期智力发展与家庭刺激质量、婴幼儿的气质特点及家庭环境有关[1]。国外研究认为,父母文化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影响,特别是与母亲的文化程度相关性最高,而且这种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明显[4]。本研究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与幼儿期的MD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幼儿期的PDI相关性不大。本研究发现在幼儿期女孩的MDI的均值明显高于男孩,差异具有显著性。这与江雯等[5]的研究一致。低教育程度的母亲对儿童的需求和反应可能不如高教育程度的母亲敏感,在应该提供给儿童什么样的环境刺激上可能知道的较少,继而提供给儿童的家庭刺激质量相对较差,他们的儿童智力发展相对较差[6]。家庭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家庭各个成员的言谈举止、处事态度等日常行为使儿童受到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结构、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生活态度、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及期望水平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儿童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是简单模糊的形成,但都为以后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7]。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不同家庭类型对婴幼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联合家庭婴儿的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指数最高。
有研究显示,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幼儿的智力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幼儿期MDI的数值[5,8]。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婴幼儿早期的营养状况。对于父母低文化程度的婴儿,应当给予特殊的帮助,指导他们的父母以适当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交流,提供给儿童各种有益的刺激,促进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为婴幼儿尽早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应注意的是,儿童早期运动能力的发展对促进儿童运动技能和智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春香,李雪荣,苏林雁,等. 早期干预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1):4850.
[2]冉霓,付芄,衣明纪. 母亲生育年龄对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 38(3):222223.
[3]万国斌. 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8, 25(1):2023.
[4]SCHULER ME, NAIR P, HARRINGTON D. Developmental outcome of drugexposed children through 30 months: a comparison of Bayley and BayleyⅡ [J]. Psychol Assess, 2003, 15:435438.
[5]江雯,万国斌,何慧静,等. 影响幼儿期智能发育的部分因素研究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1):5152.
[6]SLATER A.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cy and later IQ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1995, 36(1):69112.
[7]朱树香,吴汉霞,吴静,等. 婴幼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J]. 现代护理, 2007, 13(25):23612364.
[8]龚群,何琳,陈孙敏. 早期智能发育干预效果评价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 13(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