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05-21  浏览次数:437次

  作者:张春香1,王宁2,王实2*,掌瑜2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中医科,江苏徐州221004;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135)和对照组(n=125)。治疗组给予喜炎平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输注,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 vs. 78.40%,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手足口病;婴幼儿; 喜炎平

  Clinical study on Xiyanping in treatment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infantsZHANG Chunxiang1, WANG Ning2, WANG Shi2*, ZHANG Yu2(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97th Hospital of PLA, Xuzhou, Jiangsu 221004, China;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97th Hospital of PL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Xiyanping in treatment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infants. Methods 260 case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f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135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and 125 cases of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Xiyanping injec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ibavirin injection treatment,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signs of change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was 95.56% and 78.40%.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Xiyanping injectively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infants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It is a safe treatment and without toxic side effect.

  Key words: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fants; Xiyanping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四季均有发病,以5~9月为高发季节。其病原多为多种肠道病毒,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的药物,临床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控制病毒感染、对症处理和防治严重并发症。我院自2008年5月—2009年5月应用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135例,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0例均为起病24 h内的患儿,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5岁,平均(1.80±0.71)岁,其中男141例,女119例;外周血白细胞<4.0×109/L 40例,(4.0~10.0)×109/L 162例,>10.0×109/L 58例。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35例,其中男74例,女61例,平均年龄(1.78±0.73)岁。对照组125例,其中男67例,女58例,平均年龄(1.81±0.70)岁。

  1.2 诊断标准 观察对象均符合卫生部2008年5月颁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①有流行病学资料;②大部分病例有发热;③皮肤出现疱疹,以手足掌背及臀部皮肤出现疱疹为特征;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水疱或溃疡。根据有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以及脑脊液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判定有无病毒性脑炎并发症。

  1.3 方法 对照组:利巴韦林 10 mg/(kg·d)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7天。治疗组:静脉输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制药厂生产)5 mg/(kg·d),每日1次,疗程7天,其他对症治疗及预防感染治疗均同对照组。

  1.4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用药72 h内体温降至正常,疱疹干燥结痂,无新疱疹出现。②有效:用药72 h以上体温降至正常,疱疹部分干燥结痂,偶有新出疱疹。③无效:用药7天,体温不降,皮疹不消退,或出现病毒性脑炎等合并症。

  1.5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80,P<0.05)。见表1。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毒副作用及并发症 治疗组静脉输注喜炎平注射液疗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

  3 讨 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有关的报道则始自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20世纪80年代后在东南亚和香港、台湾地区及大陆逐渐流行。发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有增多趋势,国内也出现数次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近年在安徽、山东及河南等地爆发造成较严重的疫情。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RNA病毒科,肠道病毒里的柯萨奇(loxasckie virus)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EV71等[2];其中以EV71及柯萨奇A16型最为常见。手足口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儿童,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口腔溃疡性损伤和皮肤斑丘疹为手足口病的特征性病变。光镜下斑丘疹可见表皮内水疱,水疱内有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碎片,水疱周围上皮有细胞间和细胞内水肿,水疱下真皮有多种白细胞的混合型浸润。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内有嗜酸性包涵体。目前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可见重症病例,严重并发症中以脑炎最多见,还可见心肌炎、脑脊髓膜炎、脑膜炎、肺水肿及循环衰竭、中毒性脑病等。心肌炎表现为局灶性心肌细胞坏死,偶见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脑膜脑炎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软脑膜炎,脑灰质和白质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局灶性出血和局灶性神经细胞坏死以及胶质反应性增生。肺炎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肺泡损伤、肺泡内出血和透明膜形成,可见肺细胞脱落和增生,有片状肺不张。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目前对本病主要临床控制措施按照卫生部诊疗规范,可中西医结合给予抗病毒、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的处理。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含数种内酯和黄酮,是通过引入亲水基因等方法配置的中成药,改变了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本身的结构,通过占据细菌和病毒复制时的DNA和蛋白质的结合位,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阻断DNA复制,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其主要作用有:抗病毒、抗菌,提高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胞、病毒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加细胞免疫力[3],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4]。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组,喜炎平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手足口病的优选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S].2008-04-30.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

  [3] 王林丽,愈稼.穿心莲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3,12(10):72-73.

  [4] 黄添友,张玉良,李继来.穿心莲内脂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6,6(2):143-14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