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41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05  浏览次数:524次

  作者: 马志忠

  【关键词】 小儿病毒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约有50%发生心律失常。1998年1月~2005年1月,我院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患儿41例,现分析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1例患儿均符合1994年威海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2例,女19例。发病年龄1~3岁7例,7岁19例,12岁15例。绝大部分发病前或同时均有诱因。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3例,下呼吸道感染9例,肠炎4例,无明显诱因者5例。临床表现为:头晕、胸痛或心前区不适17例,精神差、面色苍白、气短11例,反复晕厥1例,无任何症状12例。

  1.2 辅助检查 全部病例行心电图(ECG)检查,窦性心动过速(除外其他原因)19例,ST-T改变18例,单源性室性早搏11例并二联律2例,房性早搏6例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多源性室性早搏2例,阵发性室上速及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胸部X线检查:41例胸片检查心脏普大1例。心肌酶检查:乳酸脱氢酶(LDH)42例,升高30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1例,升高34例;肌酸激酶(CPK)升高30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1例,升高28例。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常规用能量合剂、辅酶Q10、大剂量维生素C等。

  2 结果

  部分患儿临床治愈或症状明显缓解,34例患儿自觉症状全部改善,查EKG:ST-T改变全部消失。41例中室性早搏3例完全消失,3例早搏次数减少;5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5例顽固性室早或房早经加用心律平治疗后早搏消失或次数明显减少。1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多次出现心脑综合征。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为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可伴有心包炎症或心内膜炎症改变。其病因目前认为是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乙组(1~6型)最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脏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损伤有关。当病毒侵犯心肌并通过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炎症或损伤时,就出现心肌炎临床症状之一项或多项,查体表现相应的体征,此时一般均有心电图改变。

  本文41例心律失常患儿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以室性早搏多见。多源性室早、阵发性室上速、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病率虽低,但病情重,预后凶险,临床上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

  我院所处的西宁地区大气氧分压只有平原地区的70%,肺泡氧分压为平原的60%[2],这种特殊环境使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患心肌炎的几率增大。通过本文的分析,对经济还不发达的西宁地区,要提高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检出率,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91-1496.

  2 韩彦彦,董丽芬,康娜.VM患儿机体的免疫状况.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46.

  作者单位: 810007 青海西宁,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心血管呼吸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