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加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499次
作者:袁逾
[摘要] 目的 分析氨溴索加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方法 71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头孢哌酮组和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在对症治疗外,头孢哌酮组用头孢哌酮80 mg/(kg?d)静脉滴注;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 m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两组总疗程均为10~14天。结果 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和头孢哌酮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78.8%(P<0.05),痊愈率分别为72.22%和57.14%(P<0.01)。结论 氨溴索不仅有祛痰作用,还能增强头孢哌酮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疗效。
[关键词] 氨溴索;头孢哌酮;小儿肺炎;疗效
抗生素临床效果的优劣,除与抗菌活性及致病菌对该药敏感性有关外,还取决于感染灶中的药物浓度[1],笔者于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71例患儿随机分组,分别应用氨溴索加头孢哌酮和头孢哌酮对比治疗,旨在对比分析氨溴索加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1例患儿中,男38例,女33例。年龄1个月~9岁,平均年龄3岁。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诊断、胸部X线检查、痰培养均符合细菌性肺炎感染诊断标准。未应用其他抗生素,排除头孢菌素过敏和有其他并发症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6.5)岁;头孢哌酮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5.1)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采用头孢哌酮80 mg/(kg?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2~0.3 mg/(kg?d)静脉滴注,病毒唑雾化吸入或病毒唑5~10 mg/(kg?d)静脉滴注,经吸氧、止喘对症治疗外,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 m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两组总疗程均为10~14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判定,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据此统计有效率。
1.4 病原菌的确定标准 采用痰定量培养法,痰标本用5%~10%羊血琼脂平板、伊红美兰琼脂板、选择性巧克力琼脂平板常规培养,菌落计数(CFU)≥107/ml,为阳性致病菌,如CFU在102~107之间两种培养基生长出相同细菌,也认为是有意义的致病菌。
1.5 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观察患儿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与药物关系分为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及无法评定5组,前两项合计为不良反应,并统计其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性界定值为0.05。
2 结果
2.1 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与头孢哌酮组两组疗效比较 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与头孢哌酮组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有效率(P<0.05)和痊愈率(P<0.01),见表1。表1 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与头孢哌酮组两组疗效对比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
2.2 不良反应 氨溴索加头孢哌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1例为腹泻,经对症处理后缓解,1例皮疹;头孢哌酮组为5.71%,1例转氨酶升高,高于正常值的2倍未停药,无血液损害,1例皮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例数少未做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盐酸氨溴索为溴已胺的衍生物,其化学名为反4[(2氨基3,5二溴苯甲基)氨基]环已醇盐酸盐,是一种新的黏痰溶解药[2],具有促黏液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又促使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黏液的滞留,从而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黏液分泌又恢复正常状况[3]。咳嗽及痰量显著减少,呼吸道黏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能发挥正常保护功能,合用时可以提高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因此,盐酸氨溴索联用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满意,抗炎祛痰作用明显增强,治愈率明显上升,价格比较低廉,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利军,谷学军,吴纪珍,等.头孢匹安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肺的渗透性及疗效.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50-151.
2 张月莉,龚瑾,章亚萍,等.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4):224-227.
3 方晓惠,钮善福.沐舒坦针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2):152-153.
作者单位: 473000 河南南阳,南阳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