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1 浏览次数:533次
作者:李凤兰,周帮书
作者单位: 1 750300 内蒙古阿拉善,阿拉善左旗八中医务室 2 750300 内蒙古阿拉善,阿拉善左旗腾格里苏木卫生院
[摘要] 目的 分析维生素K引起出血性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提高诊治水平,减少发病率及致残率。方法 收集我院治疗10例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死亡3例,存活7例,1例失访,6例中癫痫伴肢体功能障碍3例,智力功能减退的4例(包括上3例患儿),脑瘫1例,正常1例。结论 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出血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关键是预防和早期治疗。
[关键词] 维生素K;出血;预防
我盟地处内蒙古最西部,地广人稀,并且少数民族多,医疗卫生条件差,新鲜蔬菜少(特别是边远牧区的冬季),现将我院自199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0例颅内出血患儿做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中男8例,女2例,日龄20~30天9例,2个月1例。早产儿1例,足月儿9例,医院出生的3例(其中2例生后应用维生素K1,1例未应用),自家中出生的7例(均未应用维生素K1)。2例病前有上感史,应用抗生素治疗,8例健康,10例均为纯母乳喂养,冬季发病,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无外伤史。发病24 h入院的4例,48 h入院的3例,1周入院的3例。
1.2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3例,发黄7例,拒乳9例,体温不升2例,呕吐2例,前囟饱满2例,瞳孔不等大1例,惊厥6例,发热1例,鼻衄1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2例,贫血10例(以上病例有重复)。
1.3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30~90 g/L,30 g/L 1例,<50 g/L 2例,≤90 g/L 7例,血小板正常,5例因当时条件有限,凝血酶原未查,5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头颅CT均为颅内出血(其中4例因当时我院无CT转上级医院确诊),脑实质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2例(有的存在混合出血)。
1.4 治疗及转归 入院后均立即吸氧,静脉注射维生素K1 5~10 mg,每日1~2次,治疗3~5天,输新鲜血10~20 ml/kg,补液,应用鲁米那止惊,出血停止后甘露醇降颅压。4例在我院治疗1~3天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发病24 h入院的4例均存活(2例转诊,其中1例手术治疗),48 h入院的3例,2例存活(1例转诊后放弃治疗),发病1周入院的3例,存活1例(1例在转诊途中死亡),血红蛋白30 g/L 1例,入院后抢救4 h死亡(存活的1例为脑瘫)。
2 结果
存活的7例中,1例因父母调动工作失访,对6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12年,5例留有1项或多项后遗症,癫痫伴肢体功能障碍3例,智力功能减退的4例(包括上3例),1例脑瘫(无听力及视力,似植物人)。CT复查:原受损脑组织大片软化1例(为脑瘫者),脑萎缩3例,正常1例,1例未复查。
3 讨论
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孕母体内的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母乳维生素K含量少(人乳中只含15 μg/L),远低于牛奶中含量(60 μg/L),特别是维生素K1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是食物中维生素K的重要来源,故母乳喂养儿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机会是牛奶喂养儿的15~20倍,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细菌,维生素K合成少,应用抗生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体[1]。
本组10例中,有3例生后虽应用维生素K1,但2例因上感应用抗生素,7例生后未应用维生素K1,均为纯母乳喂养,冬季发病,牧区的较多(冬季牧区缺少绿色蔬菜,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更少),从资料看早期诊断及治疗存活率高、致残率低,随访本病的后遗症与当时颅内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治疗时间有关。确诊治疗越早、出血量越少,远期后遗症就越少。
维生素K缺乏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减少本病后遗症的关键,对于基层医疗条件差的单位,发生颅内出血者,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 5~10 mg治疗后,及时转诊,最关键的还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建立预防用药制度,现行的预防方法有3种[2]:(1)孕母预防:孕母产前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K 20 mg;(2)婴儿预防:全部活产婴儿出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 3~5 mg,生后2周及满月重复注射1次。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及时应用维生素K1;(3)哺乳母亲预防:除补维生素K外,适量进绿色蔬菜及水果。
诊断依据可归纳为:(1)母乳喂养多;(2)生后2个月内,特别是2周~1个月的多;(3)注射部位出血不止或鼻衄及其他部位出血;(4)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病情进展迅速;(5)男多于女,牧区多于城市;(6)与出生后是否应用维生素K有关。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88.
2 廖建湘.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