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阻滞在婴幼儿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664次
作者:杨红梅,杨玉华
【关键词】 骶管阻滞
我院2003年1月~2004年8月对106例3岁以内的婴幼儿手术患儿行骶管阻滞,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6例患儿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20天~3岁,ASAⅠ~Ⅱ,体重3~15kg,平均8.84±1.76kg。疾病种类分别为闭肛8例,包茎15例,尿道肉阜2例,外阴赘生物9例,肠套叠18例,疝49例,其他腹部手术5例。
1.2 麻醉方法 入室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2mg/kg、阿托品0.01~0.02mg/kg。入室后给予氯胺酮4~6mg/kg肌注。骶管穿刺时均采用左侧卧位,从尾骨向上摸到两骶角后,以两骶角连线中点凹陷处为骶裂孔穿刺点,用7号针头,先垂直进针,针尖抵及骶尾韧带后,针体稍向尾部倾斜使之与皮肤成30°~45°夹角,继续进针少许出现“落空感”,此时如回抽无血或液体,再推注局麻药物,局麻药为0.5%~2%利多卡因。注射总量根据手术要求阻滞平面的高低而定:阻滞平面需达L 5 ~S 1 者注药0.5ml/kg;阻滞平面要求T 12 ~L 1 者注药0.75ml/kg;阻滞平面要求T 7~8 者注药1ml/kg [1] 。 1.3 监测 麻醉中连续无创监测脉搏、氧饱和度,间断监听心音和呼吸音,观察口唇、指甲床及术野颜色,常规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根据情况静脉补液、输血。 2 结果 见表1。表1显示,全组阻滞效果满意(术中安静无痛)97例,成功率达92%;阻滞效果不满意者9例,占8%。阻滞效果受手术部位的高低及术中牵拉反应等诸因素的影响,腹部手术不满意者稍多,而肛门、尿道手术失败率最低。对阻滞效果不满意者,辅助应用氯胺酮和异丙酚或其他静脉麻醉药完成手术。本组无1例发生麻醉并发症。
表1 不同手术阻滞效果 (略) 3 讨论 (1)婴儿下腹部以下手术采用骶管麻醉有其优越性,因小儿的骶裂孔相对较大,体表标志明显,容易定位,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小儿骶管窄小,注射较少量局麻药就可以完成下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鉴于小儿不能合作,因此小儿骶管麻醉必须结合基础麻醉,本院酌情使用咪唑安定、异丙酚和氯胺酮,保持小儿术中安静,解决内脏牵拉反应问题。在骶管阻滞麻醉结合静脉基础麻醉用药下,患儿苏醒后仍然保持一定的镇痛作用,这样可使苏醒期患儿一般都能保持不哭不闹,顺利渡过术后疼痛期,效果满意,值得推广。(2)小儿骶管阻滞时应用1%利多卡因10mg/kg是一个比较有效安全的剂量,小儿骶麻后循环功能都比较稳定,这与麻药浓度低和小儿循环代偿功能好有关 [2] 。本组麻醉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脉搏、氧饱和度连续监测,未见明显变化,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 参考文献 1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89.
2 杨玉欣,庄秀琴,颜景佳,等.肌注氯胺酮复合基础麻醉及连续骶管阻滞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临床麻醉学杂志,1995,11:242.
作者单位:635100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