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本恕老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646次
作者:黄映君
【摘要】 介绍了刁本恕老师运用小儿推拿法、钟型灸罩灸法及腧穴敷贴法配合内服香苏饮合保和丸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关键词】 刁本恕;小儿厌食;临床经验
刁本恕乃四川省名中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王静安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从事临床40余年,医术精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病外治、内外合治等治疗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
刁老师认为,目前小儿多系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娇惯,肥甘厚味不断,瓜果冷饮不绝,唯恐营养不足,劝令其食,日久导致脾胃因积滞而损伤。轻者出现脾胃不和,重者导致脾胃气阴两伤之厌食症,若治疗不及时,可由脾胃气虚导致全身正气虚衰,免疫功能下降,百病丛生。主张治疗宜多联法,重外治疗法,其临床疗效满意。
1 中医外治疗法
1.1 小儿推拿法
令其母平坐,曲膝弯曲呈90°,大腿靠拢平放。将患儿仰卧于上,家属用双手轻握手足。医者以鱼际着力,由上脘、中脘,经建里、下脘,至神阙。推、揉、按、摩,反复推之,致脘腹柔软为度。再将患儿翻转,俯于腿上,采用推、按、震、抖手法,由风门起,经肺俞、膈俞、膈关,脾俞、意舍、胃仓,至三焦俞,每日1次。
刁老师采用的小儿推拿法是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儿科专家王静安自创的“王氏小儿推拿法”。王老根据中医学的“气机理论”和“导引术”中的“周天运行”,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小儿推拿法,通过推拿手法来刺激脏腑经络气血,调整气血阴阳平衡,以达到调理气血阴阳、健脾和胃、消积导滞的功效和防病治病、促进生长发育的目的。
1.2 钟型灸罩灸法
取药用灸条点燃后放在老师自制的钟型灸罩内,调节好温度后放在患儿的上脘、中脘、下脘穴上并用橡皮带固定,温灸30 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钟型灸罩是由导师经多年临床实践验证而研制的一种灸疗新型治疗器械(已获专利),其保持了传统灸疗特点,与传统悬灸法相比便于定位、定量,更具简、便、廉、效特点, 且安全易操作。
1.3 腧穴敷贴法
自制透皮剂:芝麻油500 g同上等肉桂皮150 g煎熬,熬好后待冷装瓶备用;冰片200 g溶入75 %酒精500 mL中装瓶备用。将刁老师自配的健脾和胃散(党参30 g、白术15 g、枳实10 g、隔山消30 g、三棱15 g等,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和行气消胀散(广木香10 g、砂仁12 g、白豆蔻15 g、青香藤15 g、沉香6 g等,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分别加入适量的自制透皮剂或透皮促进剂氮酮,调成膏状,摊在1 cm×1 cm大小的塑料纸上,分别敷贴在神阙穴和中脘穴上,用胶布固定,每次敷贴6~12 h,每日1次。
腧穴敷贴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国外“透皮给药治疗系统”的出现,这一方法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祖国医学认为经络与内脏、体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体表与内脏相联系的通路,不是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气之气散布的所在。腧穴是经气流注之处,故腧穴敷药可刺激十二皮部经穴,通过药粒之压力与渗透作用,激发经气,引起传导和调控作用,使中药发挥治疗相关脏腑疾病作用。小儿年幼,服药困难,采用腧穴敷贴法合内服法治疗,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和配合,可补救内服汤药剂量之不足,以提高临床疗效,治愈疾病。
2 内服法
香苏饮合保和丸加减,煎剂内服,每日1剂,每日4~5次,每次30 mL左右。并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及调护。
3 体会
小儿厌食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患儿年幼、厌食、药液口感差及家庭娇惯,服药难而量少,因此单纯内服汤药疗效差。刁老师治疗此类病症,予外治推拿于先,循经取穴,疏通经脉,调和脾胃之升降,并配合内服法拟达到芳香醒脾、健脾导滞、消食开胃之功,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病程,深受患儿家属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