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卡马西平致多形红斑型皮疹1例

发表时间:2010-03-31  浏览次数:491次

    作者:史强    作者单位: 100045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多形红斑型皮疹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年龄12岁4个月,无家族、药物过敏史,无既往药物过敏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外院诊断为癫痫,患儿口服中药具体不详,1年内共抽搐5次,每次持续4~5 min,2006年7月底开始口服卡马西平0.1 g,bid,同时口服丙戊酸钠0.2 g,bid,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40℃,伴有呕吐,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就诊当地医院给予静点双黄连、病毒唑、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仍持续发热,2006年8月25日患儿开始自颈部出现皮肤红肿伴瘙痒,不伴疼痛,2006年8月29日波及全身,伴双眼水肿,口唇无明显糜烂,2006年8月30日就诊外院,诊断不详,给予病毒唑静脉给药2~3天,无明显好转,2006年9月3日在我院急诊治疗,诊断为“发热,皮疹待查”请皮肤科会诊,考虑为药物性皮炎(卡马西平)合并感染,给予静点阿奇霉素0.4 g治疗,收入我院皮肤科治疗,入院后患儿持续高热,入院查体全身皮疹,以头颈、四肢为主,躯干少见弥漫性红斑,四肢红斑呈现暗红色充血,双眼巩膜轻度黄染,腹部B超示肝脏弥漫性实质性损害。应用冬眠Ⅱ号灌肠,给予800 mg/d冲击治疗,共3天,后减为80 mg/d,共2天,后改为地塞米松10 mg/d,共2天,减至7.5 mg/d,给予丙种球蛋白共2 g/kg静点抑制免疫反应,入院第2天患儿体温下降不明显,并出现咳嗽、腹泻、烦躁的表现,转入PICU进一步治疗,给予阿奇霉素、古拉定等抗感染、保肝、补钙治疗,2006年9月10日患儿转回皮肤科,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抗炎症治疗,应用古拉定及促肝细胞生长素保肝治疗,口服洁维乐保护胃肠道黏膜,口服钙尔奇D补钙治疗,患儿于2006年9月11日无诱因出现抽搐2次,给予水合氯醛10 ml镇静、止惊治疗,考虑为癫痫,给予患儿鲁米那30 mg,q8h,硝基安定2.5 mg,bid,口服,2006年9月12日患儿转入神经内科治疗,2006年9月14日患儿症状较前有所加重,暂停用鲁米那,保留硝基安定,将地塞米松加量至10 mg/d,连用3天后减量至7.5 mg/d,2006年9月18日停用硝基安定,患儿皮疹减退轻,未发现瘢痕及其他后遗症。

    2  讨论

    卡马西平又名酰胺咪嗪,是咪嗪类抗癫痫和抗中枢神经药。卡马西平所致的重症药疹占第四位,为12.7%[1],多表现为重症多型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红皮病型,分析原因可能与其在体内存在多峰现象有关[2]。因此,早期足量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必要的,这将有利于症状的控制和皮疹的改善,同时还应加强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治疗,皮损局部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参考文献]

    1  骆肖群,翁孟武.79例重症药疹病例临床回顾.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9(3):145-146.

    2  郑萍,胡敏燕,刘世霆.卡马西平吸收的多峰现象.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8(3):184-18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