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1112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18 浏览次数:522次
作者:王维亚,屈燕梅,程 虹 【关键词】 包茎
包茎是小儿常见病,常规治疗方法是包皮环切术。1991年何氏首创气囊扩张治疗小儿包茎,此法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我院于1998年6月~2006年采用气囊扩张法治疗小儿包茎1112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1112例,年龄2~12岁,其中3~5岁89例,6~7岁598例,8~12岁425例。925例为来自幼儿园及小学健康体检者,187例因有尿路感染或阴茎包皮炎病史而来我院就诊。
1.2 临床症状 本组包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头粘连,阴茎头不能外翻,其中合并有尿频、尿急、尿痛者60例,排尿不畅者43例,全部病例包皮均不能上翻。符合石美鑫等主编的《实用外科学》诊断标准者,列为小儿包茎。
1.3 方法 施行气囊扩张时全部病例包皮局部无炎症,包皮外口无纤维狭窄环。小儿取仰卧位,以1%新洁尔灭消毒会阴部,1%丁卡因表面麻醉,将气囊管插入包皮外口内,注入空气2~3ml,反复数次至包皮外口扩大后,分离包皮与阴茎头间的粘连,清除包皮垢,检查包皮能否顺利上翻露出全部阴茎头。局部涂用红汞、液体石蜡油,再将包皮回复整位,盖住阴茎头,术后2周内每日上翻包皮局部涂药。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术后2周内包皮水肿消退,包皮能顺利上翻显露冠状沟;延期痊愈:术后2周以后达到痊愈标准;无效:术后2周包皮外口仍狭小,不能顺利上翻露出阴茎头;感染:术后2周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伴有脓性分泌物。
2.2 疗效观察 仅7例术后继发阴茎头包皮炎,包皮红肿,外口有脓性分泌物,经抗炎及局部处理痊愈。其余病例均无感染,创面愈合良好,包皮上翻满意。治愈率99.4%。
3 讨论
小儿出生后均有生理性包茎,随着阴茎的增长和粘连的吸收,包皮自行向后退缩,露出阴茎头。一般将3岁以上小儿包茎视为病理性的。气囊扩张法是利用小儿包皮薄而柔软、伸展性强的特点,均匀地扩张包皮外口,使患儿露出阴茎头,避免因长期包皮口狭小所引起的阴茎头包皮炎和对阴茎发育造成影响。采用气囊扩张治疗小儿包茎后能否坚持上翻包皮局部涂药是此法成败的关键。我科治疗1112例患儿,均遵医嘱坚持每日涂药,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气囊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是一种无创伤性技术,较过去采用的慢性手剥法治疗和血管钳分离粘连扩张包皮外口相比,具有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的优点,而又比包皮环切术安全简便,家长容易接受[1,2]。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生理发育有极大的益处,值得临床推广。虽然该方法在表面看来技术似乎并不复杂,但是操作过程的技术水平却决定手术的效果,因此,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确定手术的实施方法与过程,是医务人员手术技能和治疗经验高标准要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石美鑫,熊汝成,李鸿濡.实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745.
2 刘钧成,李桂生.现代小儿外科治疗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