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与血尿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0-03-18 浏览次数:463次
作者:冯庆国,陈建明,方 平,陶爱萍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布洛芬与血尿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发热病例496例,在给布洛芬口服后24h离心尿检查红细胞,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儿336例中,仅2例出现血尿,而160例肠道感染伴轻、中度脱水患儿中有4例出现血尿。结论 布洛芬口服与血尿无明显相关性,但在低血容量患儿中可能会引起血尿。
【关键词】 布洛芬;血尿
布洛芬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因其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化酶COX)的合成,减低内热原刺激中枢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PG)的作用,对热原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故临床上常用于对感染等引起的发热患者解热,但其为COX-1,COX-2非选择性药物,因其对COX-1的作用而影响其维持抗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特别是其肾毒性,近来得到重视。本文对496例布洛芬用于发热的患儿进行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治疗组 2000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发热患儿中随机抽取496例(男302例,女194例),其中呼吸道感染患儿336例(男220例,女116例),肠道感染伴轻、中度脱水患儿160例(男82例,女78例),年龄6个月~13岁。
1.1.2 对照组 我院非肾脏疾病就诊的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随机抽取640例(男340例,女300例),年龄6个月~13岁,在治疗前做尿常规筛查。
1.2 方法 在给予布洛芬(托恩混悬液,天大药业),口服后24h检查小便红细胞,取新鲜清洁中段尿10ml,以1500r/min离心5min,取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3个,诊断为血尿[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在对照组中,640例患儿中尿常规见血尿者3例,占0.47%,与1986年我国对2~14岁224291名儿童筛查结果相近(血尿占0.42%)[2]。
336例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给布洛芬口服后,出现血尿者为2例,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在160例肠道感染伴轻中度脱水的发热患儿中,在给布洛芬口服后出现血尿例数为4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两组患儿出现血尿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感染引起发热,其机制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可能为IL-1),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将调定点提高至37℃以上,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因此体温升高,而内热原可能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多,PG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布洛芬作为解热镇痛药,其通过抑制PG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而减少PG的合成。
目前已知COX有两型:COX-1和COX-2。COX-1的主要功能为保护胃肠,调节血小板聚集,调节外周血管阻力,调节肾血流量分布;COX-2的功能为生成蛋白酶PG及其他致炎介质,非选择性NSAIDs在抑制COX-2合成而起治疗作用同时,又抑制COX-1的合成而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其肾毒性尤为突出。
布洛芬虽为非选择性NSAIDs,但其抑制COX-1及COX-2的IC50分别为4.8uM、72.8uM,其COX-2/COX-1=15.16,而阿司匹林的COX-2/COX-1=173,可见布洛芬对COX的抑制作用具有相对的选择性[3,4]。
正常肾功能者肾小球滤过率受布洛芬影响相对较小,而对于低循环血量和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和肾上腺素能使神经系统呈亢进状态。因此,此时肾脏对布洛芬毒性作用的敏感性增加,易致肾损害,而在儿童中,由于血管功能稳定性较差,更容易发生肾毒性作用。
因此,在临床上,布洛芬的使用应该是相对安全的,但对于肾功能不全或低血容量患儿,还应慎重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4-276.
2 徐虹.药物性血尿.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2):73-76.
3 Gambaro G, Perazella MA. Adverse renal effects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valuation of selective and nonselective cyclooxygenase inbitors. J Intern Med,2003,253(6):643-652.
4 Cuzzolin L, Dal Care M, Fanos V. NSAIDinduced nephrotoxicity from the fetus to the child. Drug Saf,2001,24(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