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36例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559次
作者:闫华刚,张银河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山东 宁津 253400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平行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3年至2005年采用切开复位平行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3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中131例得到回访,126例屈伸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6.1 %。结论:切开复位平行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疗效好。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多数新鲜骨折通过手法整复配合外固定获得满意疗效,少数严重移位的不稳定骨折或肿胀严重者则需手术治疗。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儿136例,均行切开复位平行克氏针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全部为闭合骨折,其中男78例,女58例;年龄1 ~ 11岁;右侧59例,左侧77例;跌伤92例,坠落伤20例,交通伤24例;伸直型104例,屈曲型32例。伤后就诊时间为1 ~ 18 h。合并血循环障碍者9例,全部为肱动脉受压;合并神经损伤者7例(桡神经3例、尺神经4例)。
2 治疗方法
手术在入院后1 ~ 24 h进行,对于肿胀严重者行急症手术。病人采取仰卧位,于肱骨外髁作弧形切口,长约6 cm,在桡侧腕长伸肌、肱桡肌与肱三头肌之间进入骨折部,将较大的血肿吸出,观察骨折远端与近端力线的改变,注意骨折两断面的形状,并以此将其相对应部分整复到一起,使骨折复位,用2根直径为1.5 mm克氏针从肱骨外髁钻入,穿透近端内侧骨皮质约2 mm,针尾露于皮外,术后石膏托固定患肢于屈肘90°位,3 ~ 4周后根据骨痂生长情况拔除克氏针,并去除外固定,开始肘关节的屈伸锻炼。
3 治疗效果
本组136例中有131例得到随访,其中126例屈伸功能良好,5例发生肘内翻畸形,其中3例内翻角度< 15°,外观畸形不明显,肘关节屈伸活动正常;2例内翻角度> 20°,畸形明显,屈伸功能不同程度受限,行肱骨髁上截骨术,肘内翻得以纠正。
血循环障碍的处理与效果:本组合并血循环障碍者9例,全部为肱动脉受压,表现为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经骨折复位后因压迫解除,桡动脉搏动恢复。
神经损伤的处理及结果:合并神经损伤7例,有1例行神经探查仅为受压,未见断裂。其余做骨折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后因解除压迫于2 ~ 3月恢复。
4 讨论
4.1 肘内翻畸形及预防
肘内翻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证,发生率约30 % ~ 67 %〔1〕,目前多认为肘内翻是骨折畸形愈合的结果,而非生长不平衡所致。因为骨折愈合后一旦形成肘内翻,并不随生长发育而进行性加重〔2〕。俞国辉等〔3〕通过对90例肱骨髁上骨折造成肘内翻畸形分析研究,认为骨折远端骨片内倾是肘内翻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术中我们力求解剖复位,特别是着重解决其旋转,远端尺侧移位及内倾,术后固定应确定,避免因石膏重力作用导致远端内倾,而且可固定于外翻位,前臂适当旋前,使骨折外侧端挤压嵌插,防止肘内翻发生。本组病例中只有5例发生肘内翻畸形,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4.2 入路的选择
所有病例均选用肘外侧入路,如有尺神经操作的可考虑行内侧入路。肘后侧入路虽然手术操作方便,可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固定,但由于切断肱三头肌及广泛剥离骨膜,破坏了肘后腱下滑囊,术后肱三头肌与肱骨下端及关节囊广泛粘连,干扰了伸肘装置的正常功能,阻碍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肘外侧入路,切口浅表,显露好,局部解剖简单,对肘关节囊和腱下滑囊破坏少,术后利于功能恢复。
4.3 克氏针固定方式的选择
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行内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认为这样比单独外侧克氏针固定提供了更大的稳定性。我们之所以选用外侧克氏针固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肢体肿胀严重,不能摸清骨性标志,穿针时易损伤尺神经及桡神经。Rogce等用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43例,4例发生神经并发证,发生率为2.7 %〔4〕。我们采用切开复位直视下穿针,避免了医源性神经损伤。(2)肱骨髁上骨折绝大部分患者为少年儿童,骨折愈合快,易于调整进针的部位及角度。
【参考文献】 〔1〕陆裕补. 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585 .
〔2〕冯传汉,张铁良. 临床骨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4 .
〔3〕俞国辉,阎国强,过邦辅.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造成肘内翻畸形原因分析[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1,6(3):129 .
〔4〕卢世壁译.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 第9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