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38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1-26 浏览次数:522次
作者:乔学军 作者单位:(焦作市中医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口服;对照组腹痛时给予654|2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6 %,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儿童功能性腹痛;香砂六君子汤;临床观察
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间,我们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选65例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科门诊,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6岁11例,7~9岁25例,10~14岁2例;表现为脐周隐痛或钝痛者35例,痉挛性疼痛3例;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者13例;疼痛持续时间<1 h者33例,1~3 h者5例;病程3月以上。对照组27例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6岁8例,7~9岁18例,10~14岁1例;表现为脐周隐痛或钝痛者25例,痉挛性疼痛2例;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者9例;疼痛持续时间<1 h者24例,1~3 h者3例;病程3月以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1)间断或连续发作的腹痛;(2)不满足其他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3)无炎症、解剖学、代谢性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的症状;(4)至少诊断前2月满足上述标准,每周至少发作1次。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采用香砂六君子汤为基本方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0 g、白术9 g、茯苓9 g、陈皮9 g、半夏12 g、砂仁6 g(后下) ,木香10g(后下) 、枳实10 g、焦三仙各10 g、炙甘草6 g。大便秘结时,可加大黄3 g(后下);气滞腹胀者可加川楝子10 g、乌药10 g。水煎两次,各15 min,两煎混合加糖调味口服。3~5岁患儿每日1/2剂,6岁以上患儿每日1剂。
2.2对照组 在患儿腹痛发作时给予654|2片1 mg/kg,顿服。 两组均给予合理饮食,心理疏导,保持大便通畅。均以3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3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自拟) 痊愈:半年内发生功能性腹痛0~1次。显效:半年内发生功能性腹痛<5次或较治疗前减少1/3以上,并且腹痛严重程度减轻。无效:腹痛发作无明显减少,病情严重程度无减轻。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1例,因患儿服药困难中途停药1例,失访1例,总有效率92.11 %;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15例,无效9例,失访1例,总有效率62.96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4 体会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指3岁以上儿童反复发作的腹痛。多数患儿在晨起、早饭前、吃饭时发生,极少数夜间睡后痛醒。腹痛的部位主要是脐周围,少数可在其他部位,常呈痉挛性或绞痛性,每次发作不超过1~3 h,可自行缓解;发作时可伴功能性及自主神经症状如呕吐、心悸、出汗等。最多见的病因是饮食不当、乱吃零食、过食冷饮、便秘、消化功能紊乱(亦称功能性消化不良),亦有报道与小儿心理因素障碍[1]和儿童胃肠道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2]有关。本病属中医学“腹痛”范畴,因小儿脾胃薄弱,经脉未盛,易为内、外因素干扰。六腑以通为顺,经脉以流通为畅,凡腹内脏腑、经脉受寒邪侵袭,或肠胃为乳食所伤,中阳不振,经脉淤滞等,均可引起气机壅阻,经脉失调,凝滞不通而腹痛[3]。即引起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根本原因为“脾胃薄弱,经脉未盛”。《素问》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脾胃薄弱”这一发病机制,治疗当以健脾和胃为大法。笔者以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之香砂六君子汤[4]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总有效率92.11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临床实践证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0-1281.
[2]马达.7类器质性小儿腹痛要早就诊[N].扬州时报,2008-11-04:(A17).
[3]江育仁. 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2.
[4]许济群. 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