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炎3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30 浏览次数:525次
醒脑静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炎30例疗效观察作者:黄文玉 作者单位:300074 天津,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科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脑静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炎(简称腮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腮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儿均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0.4~0.6 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静滴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4例中,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结论 醒脑静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腮腺炎/中医药疗法; 脑膜炎/中医药疗法; 醒脑静/治疗应用; 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炎(简称腮脑)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发热、腮腺肿大或颌下腺肿大、恶心呕吐、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抽疯等。脑电图检查有异常改变,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的改变。脑CT可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静脉点滴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天津市儿童医院200306~200612腮脑住院患儿55例进行观察,所有病例均符合腮脑的诊断[1]。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15岁。对照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14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按常规方法治疗:抗感染、降颅压、降体温、止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0325)0.4~0.6 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中静滴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按照1992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常见病《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疗效评定[2]。(1)显效:经治疗3 d体温正常,腮肿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好转;(2)有效:经治疗3 d体温正常,腮肿开始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有所好转;(3)无效:经治疗3 d,体温仍不降,腮肿消退不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不减轻甚至加重。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30例中,显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5例中,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疗效分析 观察组治疗后头痛时间(2.39±1.36)d,对照组(3.26±1.58)d;治疗后发热时间观察组为(1.98±0.80)d,对照组为(2.52±1.20)d;观察组退热、头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醒脑静,是在安宫牛黄丸配方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水溶性静脉注射液。具有醒脑开窍、清热解毒、镇静止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山栀、郁金等。其中麝香气味芳香,能通诸窍不利,开经络之壅滞,散热结,为主药;冰片性凉,长于泻火毒,辛香走窜,助麝香以通诸窍,清热解毒;郁金性苦寒,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化痰开郁;栀子性苦寒,芳香开窍,清热凉血,清理三焦,以解由痰瘀热邪所化生的诸毒。诸药配伍,集醒脑开窍、豁痰通瘀、清解毒邪于一体,扭转病机[3]。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醒脑静注射液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其所含麝香酮还有抑制血管通透作用,改善脑细胞的水/盐代谢,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促进中枢性降温过程,故有较好的退热和催醒作用[4]。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腮脑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尤其对发热、头痛症状疗效更显著,可以通过基因调节、抗炎及抗氧化等多方面的途径保护脑细胞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5]。通过55例腮脑患儿的临床观察,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的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53758. [2] 国家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3] 陈莲.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2):117120. [4] 张建军,朱镇宇,张俊.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中抗高热和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1):57. [5] 田芸芳,张珧仙.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7):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