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29 浏览次数:575次
中药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疗效观察作者:王芳, 王丛礼, 姜丕英, 洪丽君 作者单位:157000 黑龙江 牡丹江,牡丹江市中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进食一号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挂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予进食一号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予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冲剂。结果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的作用,疗效确切,口感较好,服用方便,易为患儿接受。 【关键词】 厌食症/中医药疗法; 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应用; 中草药; 儿童 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现代医学多采用助消化、补锌剂治疗,但这类药物在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方面存在不少弊病[1]。近年来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本院使用自制中药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患儿5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院儿科200710~200810门诊收治小儿厌食症患儿90例。将90例患儿按照按挂号奇偶数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1~3岁10例,4~6岁34例,7~14岁6例,平均年龄5岁;病程2个月至2年,平均1.2年。50例患儿中,体质量低于正常同龄儿26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2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1~3岁8例,4~6岁28例,7~14岁4例,平均年龄5岁;病程3个月至2.1年,平均1.3年。40例患儿中,体质量低于正常同龄儿21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0例。 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中厌食症的诊断标准:(1)长期食欲不振,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喜食生冷、甘甜厚味食品,喜吃零食,或偏食等;(4)排除外感及其他慢性疾病[2]。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进食一号颗粒冲剂(由党参、焦白术各10 g,枳壳8 g,炒神曲、生谷芽、生麦芽、炒莱菔子各6 g,生山楂8 g,连翘6 g,茯苓8 g,制半夏、木香各6 g,陈皮、炙甘草各5 g组成,本院制剂室浓缩提炼,加工而成),每包10 g,<2岁每次2 g,2~6岁每次5 g,>6岁每次10 g,每日2~3次。10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冲剂(海南三叶制药厂,批号:H46020316),按含锌量1~3 mg/(kg·d),分3次饭后口服,疗程同上。治疗期间均需调整饮食习惯,忌甜食、零食、小食品,每日三餐吃顿食,水果可以正常食用。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显效:食欲明显增强,食量增加,1个月后体质量增加≥0.50 kg,原有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食欲好转,食量有所增加,1个月后体质量增加≥0.25 kg,原有症状有所改善;(3)无效:食欲未见改善,食量及体质量不增加[3]。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3 病案举例 李某,男,5岁。20080915初诊。厌食半年,食少汗多半个月。母乳喂养10个月,断奶后喜吃零食、糖果、饼干等,日久渐纳谷不香。近半年来厌食,易反复感冒,饭前自诉饱胀,强食时饭后呕吐,体质量不增。近半月来食量明显减少,易出汗,大便呈未消化状。刻下:患儿面色稍黄,形体偏瘦,精神尚可,舌淡苔白,指纹淡红,体质量15 kg。诊断:小儿厌食症。治以补气健脾,消食开胃。予进食一号颗粒5 g,每日3次。10 d后食欲明显增强,食量增加,汗出明显减轻,继服进食一号颗粒10 d。1个月后体质量为15.6 kg。嘱平日注意饮食习惯,定期少量食用进食一号颗粒,以巩固疗效。4 讨论 小儿厌食古人又称“不思食”“恶食”,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症,现代医学称之为“厌食”。厌食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盖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正如《灵枢·脉度》所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胃不和,纳化失职,则成厌食。正如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所说:“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易患脾胃病证,小儿脾胃病证往往表现出既有脾气不足,又有运化功能失常,脾的主要功能为主运化,若单纯补益,易于阻滞气机,峻用消剂,又会损脾伤正,故治疗小儿厌食时以补气健脾,消食开胃为要。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厌食症病位在脾胃,不累及他脏。“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目前城市中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强迫进食,不规律进食,或过度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冷饮等,使脾胃易为湿邪所困,脾胃不和。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当遭受训斥打骂时,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脾土受伤。病损脾胃,脾胃素亏,更易被饮食所伤。诸病因使脾胃损伤,脾胃不和,脾不和失其健运之功,胃不和失其受纳腐熟之效,脾胃纳运失和,导致胃不思纳或厌食症状的产生。而小儿脾常不足,故小儿厌食症在纳运功能失调的同时,多有脾气不足,治则以调理脾胃,恢复纳运功能为主。贵在补气健脾,消食开胃,所以临床上笔者运用中药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方中党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枳壳芳香醒脾,理气助运,使胃腑气机通利;炒神曲、生谷芽、生麦芽、生山楂消食开胃,炒神曲善化谷食积滞,生麦芽能消乳积,生山楂善消肉食油腻;炒莱菔子理气消积,能消麦面之积;陈皮调中行胃肠滞气,可加强胃肠蠕动,使排空加速,并可促进胃液分泌;制半夏行气化滞,和胃降逆;连翘清热而散结。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消食开胃之功,且补中有消,消中有补,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消补兼施,使脾气充盛,胃气得和,谷气得消,纳化正常,以达到治疗厌食的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枳壳、生山楂能增加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炒神曲、生麦芽能促进胃酸及蛋白酶分泌,所含维生素B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4]。本观察表明,服用进食一号颗粒后,患儿食欲明显好转,食量及体质量明显增加,临床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嗳气腹痛、大便不调等均明显好转或消失,充分证实了中药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性。且口感较好,服用方便,易为患儿接受,与葡萄糖酸锌颗粒冲剂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笔者体会,治疗小儿厌食症应该循序渐进,着重于补气健脾,消食开胃,做好预防与调护,如调节饮食,积极纠正患儿的不良饮食习惯,饥饱适宜,均衡饮食,忌食甜食、零食、小食品,因为甜食、零食、小食品中含有大量热卡,食用后热量充足,就很难再进食。所以要坚持“顿餐”原则,每日三餐,到点就餐,若不进食,不要强食,更不要添零食。久而久之,形成规律饮食,三餐有序,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加之中药疗法,便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 肖达民,吴艳华,石艳红,等.健脾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5):405407. [2] 苏树蓉.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81,858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4] 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16,5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