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18 浏览次数:542次
作者:姚玲,汤 胜 作者单位:413100 湖南,沅江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VIG 400 mg/(kg·d),1次/d,连用3~5 d。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主要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等)的改善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IVIG用途广泛,其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时,因其免疫调节功能可显著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毛细支气管炎;药物治疗
将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人血免疫球蛋白,结果显示免疫球蛋治疗能显著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沅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的患儿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1个月~2岁,其中1~3个月15例,6个月~1岁32例,1~2岁18例。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予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IVIG注射液(每瓶2.5 g,浙江海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直接静脉滴注,剂量400 mg/(kg·d),连用3~5 d,对照组不用IVIG。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在5 d内消失;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在5~7 d消失;好转:主要症状、体征在7~10 d改善;无效:10 d以上无好转。
2 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治疗组平均病程(7.02±1.80)d,对照组(10.30±3.05)d,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3 讨论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且易出现并发症。其主要病原学感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变主要侵及直径75~300 μm的毛细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有细胞破坏物、纤维素堵塞,出现上皮细胞坏死及支气管周围淋巴浸润,炎症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肺不张、肺气肿较为明显[2]。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抗体水平低,缺乏抗感染能力。在RSV感染时,发现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其外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活性降低,其受体表达障碍,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而IVIG的作用机制有:IVIG中IgG浓度>98%,其可提高血清抗体水平,中和病原体,对抗细菌的黏附并有助于排出细菌,激活补体而溶解病原体,加强吞噬过程中的生化作用,并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状态有调节作用[3]。同时,IVIG的抗感染作用主要表现为直接与病原体结合,通过机体免疫系统杀灭消除病原;其极强的免疫调节作用,能通过IVIG的Fc端封闭靶细胞的Fc受体,阻断抗原和自身免疫反应[4]。从而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抑制炎症反应而减轻毛细支气管炎局部损伤,故IVIG连用3~5 d,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患儿排毒量和缩短排毒期限[5]。另外,静脉注射抗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RSV-IVIG)的疗效与IVIG相当,但容易导致RSV发生基因突变,在临床中应用少,无临床用药经验。通过临床应用,我们认为:IVIG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5.
2 诸福棠,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99.
3 刘同菊,李秀梅.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56例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03,25(1):55.
4 胡皓夫.难治性肺炎的治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13(6):358-359.
5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