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未病”探讨小儿疾病的防治思路
发表时间:2009-08-14 浏览次数:605次
作者:庄玲伶,王春莲 作者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 从痰、积、虚等方面探讨小儿体质及小儿疾病的防治思路,指出“治未病”在儿科应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 治未病;痰湿体质;食积体质;气虚体质
治未病最早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述,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涵。《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伤寒论》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不慎、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将病后调摄补充为治未病内容的重要延伸。
治未病在儿科的应用尤为重要。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受外邪侵袭而致病[1]。脾常不足,肺常虚,内生痰饮、积滞皆可导致各种疾病。因此,笔者总结小儿患病特点,从痰、积、虚等方面探讨小儿体质及小儿疾病的防治思路。
1 痰湿体质
1.1 形成机理
脾为生痰之源,小儿脾常不足,如饮食不节,伤于脾胃,则脾胃功能失调,脾失运化,津液不能输布、运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滞留胸膈,聚而生痰。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肺脏尤娇,若因外邪袭肺,或肺气虚弱、或肺病迁延、或肺阴耗损,津液输布障碍,肺脏气道闭塞,肺失宣降,气不布津则生痰病。喻嘉言《医门法律》说:“肺主气,行荣卫,布津液,水邪入之,则塞其道,气凝则津聚,变成涎沫。”小儿肾常虚,若因先天不足,肾阳亏损,开合不利,可致水湿上泛为痰,而成痰湿体质。
1.2 相关疾病
1.2.1 咳嗽
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肺常虚,失于通调,则水湿内停,酿湿成痰,致肺失宣降而为咳嗽。
1.2.2 哮喘
小儿哮喘最根本的原因为体内伏痰。小儿肺、脾、肾不足,导致津液调节失常,水湿停聚,则聚湿生痰,痰饮内伏,形成哮喘反复发作的夙根。
1.2.3 癫痫
痰饮留于体内日久,闭阻心窍,则痰涎壅盛,喉中痰鸣,引动肝风,四肢抽搐,甚则上蒙清窍,神志不清或昏迷。
1.3 治痰防病
1.3.1 饮食调节
肥甘厚味之品易生痰化火,因此,小儿饮食应以清淡之品为主,以利体内气机畅通。水液代谢正常,则湿无停滞,痰无以生。
1.3.2 中药治疗
治痰先治生痰之源。张景岳认为“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消”[2]。笔者以健脾祛湿化痰为原则,选用二陈汤加减。基础方:陈皮、茯苓、半夏、白术、苍术、砂仁、甘草。肺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肾阳亏损者加菟丝子、肉桂。此方可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使水液在体内正常运行,水无停聚,则痰饮不生,即可免生多种疾病。
1.3.3 冬病夏治
笔者采用敷贴法预防小儿咳喘之症。方法:将白芥子、杏仁、五味子、紫苏子、延胡索、冰片按处方比例调配并研细末,再将药末与鲜姜汁调匀成膏,制成直径1.5 cm、厚0.5 cm的圆形药饼,于夏季初、中、末伏分别敷贴在穴位上(一般取天突、膻中、定喘、肺俞、脾俞、肾俞贴敷),外用麝香壮骨膏固定6~24 h,可散肺中留伏之寒邪,补益肺气,调整脾胃功能,并让药物渗透入腠理,随经络气血运行吸收,从而达到预防与治疗效果。
2 食积体质
2.1 形成机理
在婴幼儿中,食积为病也十分常见。《景岳全书·小儿则·总论》云:“盖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功能虚弱,平时乳食杂进,贪食无度,恣食生冷肥甘及难以消化的食物,致使脾胃负担过重,日久损伤脾胃之气,致使饮食停滞,积而不消而生他病。
2.2 相关疾病
2.2.1 感冒
《医宗金鉴》指出:“小儿平日饮食无节,内伤食滞,外复为风寒所袭,故成是证也。”小儿感冒,多因素有食积,蕴郁化热,一遇外感,随即发病,形成里热外感,表里兼证。
2.2.2 咳嗽
小儿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且不知饥饱,日久生积,由积生热,由热生痰。痰热上蒸于肺,肺失宣降而咳。
2.2.3 水痘
乳食停滞于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受损,脾运不健,水湿内生,日久生热,湿热内停,复感时邪,二者相搏,透达皮肤而发为水痘。
2.2.4 感染
因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食不节,积食阻滞于中焦,酿生湿热。湿热下注膀胱,使气化失司,变生本病[3]。
2.3 治积防病
2.3.1 饮食调理
“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小儿应定时喂养,不可过饥、过饱,不可挑食、偏食。
2.3.2 中药治疗
以健脾消食为原则,选用保和丸加减。药用:神曲、山楂、莱菔子、枳实、鸡内金、麦芽、佛手、陈皮、茯苓。此方可于消积导滞的同时,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以达到积滞消而脾胃健的目的,以防变生他病。
3气虚体质
3.1 虚与稚阴稚阳
“稚阴稚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原文出于《温病条辨·解儿难》。“稚”者“幼”也,是对幼稚微小、娇嫩脆弱、很不完美、很不成熟的一种形容。“阴”者,指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基础,包括精、血、津、液。“阳”者,指脏腑的功能活动。所谓“稚阴稚阳”,是指小儿无论是在物质基础方面还是在脏腑功能活动方面均未臻完善,是对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精气未足等特点的概括。
“稚阴稚阳”既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也是小儿病理基础——虚证的产生前提[4],要阐明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不但要从脏腑生理功能出发,而且需要用病理表现作为佐证。如《诸病源候论》提出“小儿脏腑娇弱”是“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之一。由于小儿生理上存在着“脏腑娇弱”这一特点,临床上就常常表现出虚证的特点。又如《小儿药证直诀》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肺常虚,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内易为饮食所伤以及胎产禀赋因素,容易变生各种疾病。
3.2虚证为病
3.2.1 感冒
小儿脏腑娇嫩,肺脾气虚,气温骤变之时,寒热失常,感受外邪,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表卫不和,故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等。
3.2.2 泄泻
小儿脾常不足,如后天喂养调护不当,则可进一步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夹杂而下形成泄泻。
3.2.3 疳证
小儿脾胃功能不足,如喂养不当,乳食不节,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无法化生气血津液,而致机体失养,形成疳证。
3.2.4 佝偻病
陈复正在《幼幼集成·龟胸龟背》里指出:“此症盖由禀父母精髓不足,元阳亏损者多有之。”小儿先天不足,肾气亏损,骨骼不坚而致生长发育迟缓,出现囟门迟闭,牙齿晚出,胸背变形,肢体弯曲;脾失健运,致使便溏纳呆,肌肉软弱,毛发稀疏,表虚不固多汗等。
3.3 治虚防病
以补益肺、脾、肾三脏为主,选用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茯苓、白术、黄芪、白芍、甘草。肺虚者加麦冬、桔梗、杏仁;脾虚者加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肾虚者加五味子、枸杞子。《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方通过调理肺、脾、肾三脏之气,以达到体内阴阳平衡的目的,防止小儿虚证发生而变生诸多他病。
4结语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根本。治未病,即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防止疾病发生;早期诊治,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及恶化,协调整体,增强正气的祛邪、抗病、康复能力。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所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认为饮食不但是保持人体健康,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也是提高抗病能力的要素[5]。平时注意饮食的调理,可调整阴阳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我们在临床应用时突出中医学特色,根据小儿“痰”“积”“虚”等不同的体质,选用不同的预防及治疗方案,能更好地维持小儿体内阴阳平衡,确保小儿身体健康及疾病迅速康复。
【参考文献】[1]苏树蓉.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25.
[2]宋家欣,侯丽辉,吴效科.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492.
[3]睦裁珍.小儿食积发病及治疗[J].中医药学刊,2004,11(11):2142.
[4]马瑞荣.“稚阴稚阳”刍议[J]. 河北中医, 2000,22(2):153.
[5]韦淑敏.浅谈“不治已病治未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