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中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1-10-21  浏览次数:357次

  作者:才加甫,冯章巧  作者单位:841300 新疆和静,和静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32例老年CHD患者进行了CRP含量检测。结果 老年CHD组中稳定型心绞痛(UA)、不稳定型心绞痛、AMI患者CRP含量分别为(258.3±22.8)mgL、(314.1±29.6)mgL、(227.1±23.5)mgL,正常对照组为(3.56±1.28)mgL。老年CHD组CR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RP水平比UA患者显著增高(P0.05),而UA患者与AMI患者比较亦显著增高(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CHD患者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RP浓度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 可见老年冠心病与炎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动态检查血中CRP的含量不但有利于协助诊断老年冠心病,并且有助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

  【关键词】 冠心病,老年,C-反应蛋白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近年的研究表明,冠心病严重程度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关。CRP是反映机体各种急慢性炎症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2006年1月-2009年1月,本院对132例老年CHD患者进行了CRP含量检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CHD患者均排除近期有急性损伤、感染、风湿、肿瘤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其中男82例,女50例;年龄60~86岁,平均74.3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UA)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另选经体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健康体检人群1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6例,女54例,平均年龄74.7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被检者均空腹采集静脉血3ml,使用麦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原装进口试剂由麦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说明书,测得正常对照组CRP值6.0mgL,据单侧估计95%界值,将CRP7.2mgL定为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老年CHD组中UA、不稳定型心绞痛、AMI患者CRP含量分别为(258.3±22.8)mgL、(314.1±29.6)mgL、(227.1±23.5)mgL,正常对照组为(3.56±1.28)mgL。CHD组CR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RP水平比UA患者显著增高(P0.05),而AMI患者与UA患者比较亦显著增高(P0.05)。3 讨论

  老年CHD发病率在我国呈迅速升高趋势,机体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RP是由5个多肽链亚基非共价地结合形成的盘形多聚合体,是炎症的急性时相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炎症细胞含有CRP受体,CRP大量产生后,通过与内皮细胞、平滑肌相互作用,并与脂蛋白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可产生大量终末攻击复合物,造成血管内膜受损。在炎症导致的血管内皮病灶中,有大量的CRP沉积[1],CRP大量产生并活化炎症细胞,可经其受体活化途径,造成血管损伤,引起血管痉挛、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2]。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糖尿病等是CHD危险因子。近年的研究发现,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和恶化的全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斑块的稳定性和自然进程。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CHD患者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RP浓度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显著增高(P0.05)。可见老年冠心病与炎症有密切的联系。从稳定型心绞痛到不稳定型心绞痛,最后发展为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其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动态检查血中CRP的含量不但有利于协助诊断冠心病,并且有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CRP是一项动脉炎症的指标,同时也是一项强有力的预测心肌梗死的指标,它比测定血液胆固醇更加重要。血液中CRP和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升高则是预测老年冠心病发生最敏感的危险指标。

  【参考文献】

  1 魏任雄,马建波.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34.

  2 Crea F,Biasucci LM,Buffon A,et al.Role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un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m J Cardiol,1997,8010-1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